總統府新聞
101年03月13日
副總統出席「2012臺灣投資論壇」
蕭萬長副總統午間出席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美林證券合辦的「2012臺灣投資論壇」,並以「重啟亞太營運中心動能」為題發表英文演說。副總統除探討國際經濟情勢變化與臺灣所面臨的挑戰,並提出新「亞太營運中心」願景,呼籲外資加強投資臺灣,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副總統專題演講內容為:
今天很榮幸應邀出席「2012臺灣投資論壇」,主辦單位告訴我,這次論壇活動不僅吸引了很多國內上市櫃公司參加,也特別邀請到在世界各地掛牌的企業與國外機構投資人共襄盛舉。由於投資在臺灣產業升級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扮演關鍵的角色,因此我十分期待本次論壇能夠為投資臺灣的未來注入新動能。我也要代表馬總統,為各位的熱心參與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歡迎之意。
做為一個經濟老兵,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我有幸參與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今天我想談一談我個人對於臺灣經濟未來發展的看法,並就教於各位。
四年前,馬總統邀請我擔任副手,協助他推動振興經濟等工作,雖然上任不久後,我國就遭遇到全球金融海嘯所造成的經濟衰退,但政府明快地採取各項因應措施,國內經濟情勢很快地穩定下來。
為積極因應一個以亞太地區為成長重心的全球化時代,馬總統提出了「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經濟戰略,並積極改善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擱置爭議、存異求同」的精神下,兩岸關係在這4年進入一個重要轉折期,從一個東亞地區的潛在導火線,變成一個推動互惠雙贏的和平實驗區。我想各位這幾年往返兩岸時,都能親身體會到這個明顯的改變。
兩岸關係是我們全球經濟戰略的重要一環,但不是唯一的一環。臺灣經濟要長治久安,必須掌握亞太整合趨勢,並順應全球化的潮流,積極推動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到歐債危機擴大、國際景氣低迷以及大陸經濟硬著路風險升高等因素的影響,臺灣經濟不免受到波及,企業經營備受壓力。但近來美國經濟漸有起色,歐債危機逐漸緩和,大陸經濟也還算平穩,因此下半年的景氣應該會好轉。
但是,臺灣經濟未來仍將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美國與歐洲經濟成長動能與進口需求長期減緩;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模式改變,經濟成長逐漸減緩;以及亞太區域整合將愈加快速與激烈等趨勢,故臺灣必須審視自身條件,調整經濟發展的方向。
面對嚴峻的國際經濟情勢,以及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挑戰,政府將致力維持內需與出口雙引擎的動能,帶動經濟成長。
在強化內需方面,政府將加速推動公共建設,改善經貿投資環境,以及擴大民間消費。另外為促進出口,我們將更積極拓展亞洲新興市場,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以及擴大服務輸出。
馬總統在今年的總統大選期間表示,未來4年的目標要讓臺灣「脫胎換骨、邁向卓越」,以創新、增加就業機會、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及均富等思維,來思考臺灣在全球經濟的最佳定位。
我認為,臺灣經濟的最佳戰略定位,就是1994年我在擔任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時所推出的「發展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當時希望在自由化、國際化理念的引領下,建設臺灣成為製造、海運、空運、金融、電信及媒體中心。但由於1995年以後兩岸關係出現長期緊張情勢,加上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除電信中心達到預期的目標,其他五個中心都沒有做成,令人感到十分惋惜。
臺灣新的經濟動能,在於能否落實「亞太營運中心」的理想;隨著兩岸經貿交流加強,我們的全球聯結網路更加緊密,海、空與製造中心已漸次成型,媒體中心已轉型發展為文創中心,然而金融服務業的改革步伐仍應加快。
隨著20年來時空環境的改變,臺灣在醫療、高等教育、觀光旅遊、雲端計算及綠色能源等產業的發展,更進一步擴大了亞太營運中心的發展範疇。
我們期待本次投資說明會的舉辦,在國內外機構投資人與財經界相關人士踴躍參與下,能夠提升外資對臺灣資本市場的參與,加強投資臺灣,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最後,我要感謝臺灣證券交易所與美林證券十分認真地籌備本次論壇、以及各位投資界先進的積極參與,預祝大會活動順利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龍年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