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3月09日
總統接見「第12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得獎代表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第12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得獎代表一行,除對獲獎的青少年志工夥伴表達誠摯恭賀,並期盼臺灣的志工運動蓬勃發展,讓臺灣的軟實力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為國家下一個百年開創不一樣的未來。
  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財團法人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為推動青少年參與志工服務所做的貢獻,並表示,在青少年時期就投入志工活動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從幫助弱勢、資源回收及文化保存,乃至於國際跨國服務,均會對人生及教育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而他個人秉持「分享哲學」,認為擔任志工是分享時間與精力,捐款是分享財富,捐血是分享健康,捐贈器官或大體則是分享生命等,並經常身體力行,至今已捐款7,200多萬元、捐血182次,也簽署捐贈器官及大體的同意書。總統說,這種分享有一個重要意義,即從生到死的每個階段都能與別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希望以分享時間精力的志工活動能繼續推廣至更多青少年。
  總統強調,蓬勃的志工運動是文明國家的重要象徵,臺灣有超過4萬個非營利組織從事志工活動,參與志工人數超過百萬人,代表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已與先進國家不相上下;為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志願服務,行政院青輔會已推動「臺灣小飛俠計畫」,鼓勵大家加入「區域和平志工團」至國外服務,3年多來參與人數已達52萬人次;此外,我國已與日、韓、紐、澳、加拿大、德、英等國簽訂《打工度假協定》,讓18歲至30歲的年輕人有機會赴海外工作與旅遊一年,這不僅對獲得書本沒有敎的知識及擴展視野極具助益,也絕對是成長過程中幫助瞭解世界、國家及個人的重要途徑。
  總統也談到,元旦時他特別以「為下個世代點亮蠟燭」為題發表祝詞,當中提到許多從古到今為國家奮鬥的先賢先進們,由於他們的遠見與付出,讓中華民國從「學習者」蛻變成「創新者」、由「風潮的跟隨者」轉變為「文化的領航者」、由「愛心的輸入者」變成「援助的輸出者」,以他1997年至南太平洋國家訪問時看到當地居民身穿我國清溪國中制服,以及國人去年熱心援助日本311東北大地震為例,足證臺灣的軟實力已獲得充分發揮,並在世界上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等角色。
  最後,總統期許國內年輕人蓄積能量並發揮同儕影響力,繼續扮演「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成為未來臺灣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重要力量。
  訪賓一行由「財團法人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董事長黃大洲率領、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以真陪同,前來總統府接受總統道賀,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寶貴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