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主持總統府月會,並聽取柴松林教授以「人權譜系的開展」為題發表專題報告。
上午10時月會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陪同抵達會場,蕭萬長副總統、行政院長陳冲、司法院長賴浩敏、監察院長王建煊及考試院長關中等中央政府機關首長均與會。
柴教授的專題報告論及人權的本質、內容,以及人權的發展;報告中指出,在人類為充分實現自我,建立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於追求各種自由權利之外,更要有堅守原則、秉持正義的內在修為;發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博愛精神,才能達到「民吾同胞,物吾同與」的崇高人權境界。
報告也提到環境權的重要,因為面對日益被破壞的地球,保護環境遂成為全人類無可旁貸之責任。《人類環境宣言》指出:「人類是環境創造者,也是環境的改善者」。故人類並非只有享受一切資源的權利;同時更有改造環境、創造更好環境、竭盡心力保護環境的義務。
報告並指陳人民應享有良好行政權,由於「人權」是一個發展的概念,發展迄今內容可謂豐富紛繁,但直到晚近才明白阻礙人權落實的是「政府」,而可能還是由人民自己選出來的政府。如果政府不當施政,則任何崇高的人權理想只能存在於人心的道德律中;即使已形成法律,亦徒成具文而已。
有鑑於此,「歐洲議會」乃於公元二ΟΟΟ年制定《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將人民應「享有良好行政的權利」,規定於憲章第四十一條。所謂「良好行政」,是指人民就其有關事務,享有政府有關機關公正、公平、適時並有效處理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