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3月28日
副總統出席「國境安全執法問題」學術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在「國境安全執法問題」學術研討會中指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這「三安」建立在國防、民防與心防的基礎上,唯有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國境才有安全可言;同時,國境安全無論是有形或無形都同樣重要,不能有所偏廢。
  副總統說,自從九一一恐怖事件發生、近年來戰爭型態與思維的改變,再加上我國加入WTO之後,全球化已不是口號,而是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在此關鍵時刻,國境安全特別顯得日益重要而不可輕忽。
  談到國境安全,副總統認為,國境可以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國境。有形的國境在進入全球化之後,國土的具象已日漸模糊,使得國境安全也同樣面臨空前的挑戰,無論是金錢、武器、高科技如電腦等都可以作為攻擊性的武器,使得有形的國境安全防不勝防。
  另一方面,副總統指出,無形的國境指的是人民的心態問題,所謂「國者心之積」,如果心防沒有了,對國境的安全同樣也會帶來重大的傷害。
  副總統沈痛地指出,最近看到媒體在自由的口號下披露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資料,她不禁要問,「倒底是少數人的自由重要,還是二千三百萬人的安全來得更重要?」副總統實不樂見許多人一生努力所爭取到的自由,被有心人利用來犧牲國家的安全。
  副總統強調,自由是榮譽與責任,不能以自由之名而實際上淪為情報戰的工具。
  有鑒於此,副總統在研討會中特別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 警察大學設有國境警察學系,今後在人才的培訓與養成應予重視與加強,以確實有效維護國境的安全。
  二、 現行涉及國境安全的法律應配合時代的變化,而提出符合實際需求的修訂。
  三、 海巡署、警政署與消防署三個單位應配合政府改造工程作有效的整合。
  四、 應設法提高機場、海關等國境安全執法者的待遇、社會地位與技能,以有效確保國境的安全。
  五、 國境安全不能光靠一國之力,必須加強跨國合作,如共同參與聯合國所發起成立的國際刑事法庭等,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由警察大學所主辦的「國境安全執法問題」學術研討會上午在國家圖書館舉行,副總統除了預祝大會順利成功之外,也希望研討會的具體建議能夠作為政府今後施政改革的重要參考依據。(E)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