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3月28日
總統參加《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及《第六屆二二八紀念美展畫冊》新書發表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應邀參加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的《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及《第六屆二二八紀念美展畫冊》新書發表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高興能夠在這裡和大家見面,參加《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及《第六屆二二八紀念美展畫冊》新書發表會。這兩套書都是集結眾人之力,共同努力的成果。能在「二二八」五十五週年具體呈現,令人十分欣慰。
  阿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在一九九六年成立了「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舉辦紀念美展,同時也有一場台北地區的「二二八」口述歷史新書發表會在市政府舉行;一九九七年「二二八」五十週年時,成立「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並舉辦相關活動。
  二○○○年,阿扁就任總統後,國家檔案局籌備處在學者專家協助下,積極著手全國性的二二八相關檔案徵集工作,從全國四十八個單位,徵集整理出五萬七千餘件二二八相關檔案。國史館利用此檔案,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檔案管理局合作,從五萬七千餘件檔案中,審慎篩選編輯成十二冊,今天先有四冊正式推出。這象徵著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台灣人民重視歷史感情,具體反思歷史悲痛事件的重大意義。
  此次官方二二八檔案,可說是全面性的徵集,這正是比過去更完整又具突破性的地方。希望透過新史料的匯集,能夠有所突破,提供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學者專家、社會大眾,一個更能接近歷史事實的管道。希望大家能夠客觀的解讀、研究檔案,讓歷史事實日漸明朗清晰。
  第六屆二二八紀念美展的推出與畫冊的完成,更是政府與民間社會共同合作的結晶。阿扁認為,用美展的方式,來紀念二二八,是為了要讓二二八的悲情,昇華而成為台灣團結、進步的元素。二二八紀念美展一年一年地辦下去,將鼓勵更多的藝術家,深入探討二二八經驗在台灣文化中的重大、深遠意義,促成更深刻的反省,進而撫平歷史傷口。
  台灣的二二八經驗,無論是傷痛、悲哀、仇恨或恐懼,它已然成為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共同的記憶與共同的歷史資產。深刻認識與瞭解二二八,是台灣人展望未來的出發點。
  如眾所知,一九八七年以來的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是建立在愛心與寬容的基礎上,民間透過二二八真相的追究,逐漸喚起社會大眾的覺醒,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並提升二二八為藝術創作的泉源。阿扁認為,在今天民主化的台灣,沒有人應該繼續生活在恐懼、仇恨的陰影之中,我們抱著「悲憫、愛與寬容」,面對過去,化解傷痕,但絕不會、也不能將歷史遺忘。
  因此,我們推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設立,並將建立「國家人權紀念館」,將二二八的歷史經驗,放在更廣大的人類人權奮鬥史的脈絡中來理解,能夠對過去的災難有所瞭解與反省,對後代子孫產生警惕與教育作用,那麼前人的犧牲才有價值。我們堅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台灣必將成高度重視人權的國家,永遠不再發生類似的悲劇。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