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2月01日
總統及副總統接見「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強調維持臺美關係的堅強與穩定是中華民國外交政策的核心,並期盼「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復談能取得進展,同時也重申我國在10年內加入「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的目標。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美國白宮於今年1月14日我總統大選開票當晚即發表祝詞,賀電中強調臺灣為亞洲偉大成功的故事之一,我國深感鼓舞。
總統指出,臺美關係近來獲得長足進展,歐巴馬總統於去年中國大陸領導人胡錦濤訪美期間,即對我政府推動兩岸對話和解及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等政策表示肯定;柯琳頓國務卿去年參加APEC會議期間,更指出臺灣乃美國重要之安全及經濟夥伴;國務院亞太助卿坎博去年出席美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臺灣為何重要」聽證會中,亦公開表示「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係臺美關係之基礎,是近年來美方對雙方關係最清楚且具建設性的談話。
談到臺美各方面的合作,總統表示,我國今年可望取得美國「免簽證計畫」(VWP)待遇,進一步促進雙方交流;而自他上任迄今,美國已3次宣布對我軍售,金額總計超過180億美元,凸顯美國對雙方安全合作的重視。此外,「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署長沙赫(Rajiv Shah)、能源部副部長伯納曼(Daniel Poneman)及商務部助理部長庫馬爾(Suresh Kumar)等高層官員亦於去年陸續訪華,相信未來雙方在國際人道援助方面能有更多的合作空間。總統也提到,臺美在反恐、國土安全及反核子擴散等方面合作密切,相信雙方關係可進一步獲得進展,增強彼此互信。
針對美國牛肉議題,總統強調,政府瞭解美方相當關心,目前內閣改組已經完成,將於2月6日交接,未來將有新的閣員與新的做法,我國也將就此議題認真與美方交換意見。
總統表示,臺灣需要安全與和平的對外環境,過去3年多來,政府努力打好基礎,我與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的關係因而分別達到過去30、40與60年來最好的階段。由於美國、大陸與日本乃現今全球第一、第二與第三大的經濟體,與渠等維持和平友好的關係是臺灣日後發展對外關係的重要基礎,在此基礎上與其它地區發展關係亦將更為得心應手。
總統重申,兩岸關係與我國際關係的改善相輔相成,逐漸形成了「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這些進展符合政府一致的理念,即在中華民國憲法下,維持臺灣海峽「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框架下逐步達成,政府未來亦將在此基礎上繼續往前邁進。
總統特別向訪賓強調,臺美關係是上述基礎的重要支柱,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雙邊關係,未來將充分與美合作。此外,為使訪賓進一步瞭解目前國內政治發展,總統也說明,他當選後即承諾每半年與在野黨領袖交換意見、每個月與公民團體舉行座談,同時也將密集走訪各地,以深入瞭解貧富差距、就業問題及生態保育等各界所重視的議題;特別是此次內閣的改組反映了政府對國土規畫、財政經濟與文化教育的重視,未來將配合整體發展、妥慎規劃政策。
薄瑞光主席除恭賀總統成功連任,並肯定我國民主發展成熟,已成為臺灣身分及認同的重要核心,期盼未來能持續鞏固雙方友好關係,尤其是深化臺美經貿合作,並協助臺灣加入新一波的亞太經濟區域整合架構。
稍後,蕭萬長副總統在接見薄瑞光主席時也再度歡迎他遠道來訪;薄主席則對我順利完成第13屆總統、副總統選舉表達賀意,並表示他將參加5月的就職典禮,期盼屆時能與蕭副總統再聚首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