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3月29日
副總統接見「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外賓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接見「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的日本外賓,就台灣如何加強與無邦交國之交流、台海兩岸的局勢、國際現狀以及台灣政情等,充分交換意見。由於與會者發言極其踴躍,使得副總統臨時取消參加春祭的行程。
  在談到台灣如何加強與無邦交國之關係時,副總統指出,她一直主張「柔性國力」與「柔性外交」,不只是因為從女性的觀點為出發,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面對的是中國大陸的威脅,在客觀情勢是彼大我小的情況下,要突破困境,唯有主張「柔性國力」這樣才可以「以小搏大」。
  副總統指出,所謂「中國」這個名詞就是源自於古時的天朝觀念,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當中國大陸看台灣時,很自然就把台灣當成其一部份,這有如傳統的父權思想,對女性有絕對的支配權,「其實這是源自於霸權思想」,所以在一八九五年中日戰爭清廷戰敗後,可以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而一旦中國強大了,就想再要回來。
  因此,副總統主張用「柔性國力」來抗對「剛性國力」,副總統表示,「剛性國力」談的是如何侵略與佔有,而「柔性國力」恰恰相反,談的是合作與分享,特別是在廿一世紀地球村已然形成的世代,國與國之間更應以柔性國力來加強彼此的合作關係。
在談到兩岸關係時,與會外賓建議,台灣應破除「一中」的束縛,因為「一中」是虛幻且非現實存在的。
  對此,副總統表示,卅年前美中簽署上海公報時,其中有一段話:「美國『認知』到,在台灣海峽兩邊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段論述影響深遠,但回想卅年前,台灣是在國民黨主政的戒嚴時期,當時政府主張的「一中」,並沒有十足民意基礎,而今台灣已然民主化,相信美國當時「認知」的環境已與現今的環境大不相同,所以在二00二年的今天,美國也應重新認知台灣人民的意願為何。
  副總統同時公開呼籲,美國政府應該放棄美中的三個公報,改以台灣關係法為基礎,同時予以重新檢視與強化。副總統也希望與台灣無邦交的國家,也能訂定類似的台灣關係法,以做為兩國之間的交流依據。
  至於如何突破「一中」的問題,副總統則以「一個中華」來取代,「因為在文化、血源上,台灣與大陸都是中華的一部份。」她也籲請訪賓能夠支持她所提出的「民主太平洋聯盟」構想,聯合太平洋地區民主、自由的海洋國家,以加強彼此的合作關係。
  在國內政情方面,副總統擔憂台灣因為過度的自由,而疏忽了敵我意識,進而影響台灣的安全。她說,如果最近的洩密案持續發展,將台灣的國防、外交機密提供給中國大陸,很可能對台灣造成嚴重的後果。
  出席「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的日本外賓是由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主任何思因陪同到總統府晉見副總統,總統府資政曾永賢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