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2月27日
副總統出席「第15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及第55屆學術獎得獎人頒獎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上午由行政院代院長陳冲及教育部長吳清基陪同,出席「第15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及第55屆學術獎得獎人頒獎典禮」,親自頒發獎座予本屆國家講座主持人,以表彰所有獲獎人長期以來投入學術研究的努力與貢獻。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教育部為辦理該獎項遴選工作,聘請聲望卓著的專家學者擔任小組委員,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慎重選出國內學術界在研究與教學方面的優秀學者,殊值肯定。
  副總統說,本週是民國100年的最後一週,也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下個100年,各國將走上興盛或衰亡,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資本、資源或人口的多寡,而在於腦力資源開發能力的強弱,因此,政府向極重視教育。為改善國內教育及學術研究的環境,總統上任3年多來,積極推動多項教育改革並已獲致明顯成效,包括:(1)在學前教育方面,全面實施5歲幼兒免學費,受益人數超過19萬人。(2)在高中職方面,99學年度起擴大辦理免試入學;100學年度高職免學費,受惠人數約49萬多人。(3)在高等教育方面,5年500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正在持續推動中;依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2011年世界大學排行榜,國內有10所院校進入世界前500名,其中國立臺灣大學排名87名,為歷年最佳成績;另外,針對教師薪資實施「彈薪計畫」,讓卓越教師的薪資不受現行法令的限制。(4)國際化方面,去年臺灣境外學生人數已超過4萬4千名,東南亞及南亞4國預計在未來10年派遣4千多名大學教職員來臺研修深造;另外,由14個部會結合民間單位設立的「臺灣書院」也已在美國紐約、休士頓及洛杉磯等三地成立。
  副總統談及,總統今年10月提出的「黃金十年,國家願景」,其中「優質文教」願景是以「文化創新」及「教育革新」為兩大施政主軸,希望打造我國成為優質文化大國及東亞高等教育重鎮,建設中華民國成為中華文化的領航者,培育具國際競爭力之優質人力。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未來政府仍將繼續推動各項改革,包括:(1)「十二年國教」將於民國103年正式上路,以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厚植國家競爭力;(2)在未來5年內,將國內大專校院與東亞及大陸地區高等學校締結聯盟比例提升至90%,使臺灣成為東亞國際學生留學的首選;(3)積極推動「全球華語文教育」向海外輸出;(4)加強產學合作與培育知識經濟人才,縮小學用落差;(5)提升國人具備以英語溝通的能力。
  副總統表示,政府將全力改善國內的學術與教育環境,但仍要仰賴從事學術與教育工作的先進們,發揮知識分子的使命感,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追求學術的突破與創新,並且繼續在學術界發揮示範與領導作用,帶領更多年輕人投入學術研究與創新。
  副總統強調,過去3年多來,政府推動的教育改革方向正確,也有明顯績效,面對未來益為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更積極地推動改革,期盼所有獲獎先進與政府心手相連,支持「黃金十年」及文化興國的目標,讓國家能永續經營,向前邁進。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