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12月21日
總統出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整建工程動土典禮」及訪視「和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高雄左營出席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整建工程動土典禮」時表示,政府將打造國訓中心成為國際級運動場地,以提供國內選手更優質的運動競技訓練環境,期在國際賽事中獲得佳績。
總統在國訓中心致詞時說,該中心前身為左營訓練中心,35年來未曾改善,經過政府詳細規劃後,決定進行整建並於今日動工,是項工程經費約57億元,預計在4年內完成,未來將能提供選手們世界級的練習場所。
總統指出,今年是臺灣體育的豐收年,例如在中國大陸深圳舉行的第26屆世界大學運動會,我國獲得7金9銀16銅,為歷屆最佳成績;中華少棒代表隊在睽違10年後,勇奪今年世界盃少棒錦標賽冠軍;而世界高爾夫球后曾雅妮、超馬好手林義傑及旅美投手王建民在世界體壇也大放異彩,由於選手們在世界各地的優異表現,也同時增加了國人對體育的熱情。
針對國內的體育發展,總統細數政府近年來所做的努力,包括:公布《運動彩券發行條例》,提撥盈餘用於發掘、培訓及照顧運動人才;公布《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提供運動服務業者20億元「金融融資信用保證」,辦理「運動服務業優惠貸款」,共核定31家業者、貸款金額計9千多萬元;補助經醫療單位轉介至合法運動健身業者參加運動課程,已補助14家業者;推動「泳起來!」專案,游泳檢測合格率與98年相較,學生從42%提升到48%、軍人從47%到67 %、警察從40%到46%、消防人員從64%到74%、海巡人員從78%到92%,政府所設定的目標是全部都能達到85%;推動「打造運動島計畫」,規律運動人口已從上任時的24%增加到現在的28%;推行「振興棒球運動總計畫」,將99年訂為「振興棒球元年」,以4年20億元經費,落實基層扎根,組訓社會甲組棒球隊8隊,協助職棒建置健全發展機制;培育基層運動員,輔導各縣市政府設置250個訓練站、1,200多處訓練分站、培訓選手2萬餘人、教練2千多名、原住民選手2,300多人;成功舉辦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及「臺北聽障奧運會」,均獲得國際總會讚譽為歷年來舉辦最好的賽事;編列預算30億元,規劃及建構休閒自行車道整體路網,自98年至100年止,預計建置1,000公里,預估至本年底每萬人自行車道將由98年平均0.87公里,增加至1.33公里;全臺規劃興建50座國民運動中心及20座運動公園,目前已核定補助22座國民運動中心。
此外,針對日前臺北市獲得「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總統表示,該賽事在國際間有「小奧運」之稱,顯示我國的運動設施與運動員的實力都已接近世界級水準,為爭取世大運最佳成績,政府未來將以6年的時間與10億元經費,從基層選手中挑選出1千位實力堅強的選手進行培訓,以爭取亮麗成績。
對於臺灣未來的體育發展,總統則提出以下政府的重點工作:持續推動建立50座國民運動中心及20座運動公園;提升規律運動人口比例,希望在4年內達到33.3%,與先進國家水準一致;提高學童游泳合格率超過66%,每10萬名學童溺水率低於 0.4人;完成二條連結市區、公路及觀光休閒的自行車道路網串聯,目標為山線小環島路線能有907公里、海線大環島路線則達到1,022公里,以運動觀光行銷臺灣;完善運動選手分級培訓制度,期在國際賽事中能夠爭取佳績;建立教練培育機制,厚植國內教練人才,育成500名優秀教練;爭辦2017年東亞運動會、2019年亞洲運動會、202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青年奧運會及亞洲新興運動會主辦權,引進高競技性及高觀賞性賽事,吸引國際選手來臺參賽;推動運動服務業創業育成,提供信用貸款及創業諮詢輔導網絡,提供1,500家運動服務業業者40億元貸款信用保證;輔導80家業者辦理研發、行銷及市場拓展;培育500名運動產業人才並成功媒合就業;建立民眾參與運動消費機制,補助1萬名「亞健康族群」(健康狀況不佳者)參與專業運動課程,補助2萬名學生及弱勢族群觀賞優質運動比賽;讓學前兒童每天律動時間30分鐘、鼓勵學生每天跑走1,600公尺及國民中小學試辦「課前適量身體活動20分鐘」,讓學習更有效能。
總統認為,100年前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臺灣已有許多選手在國際運動場上為國爭光,相信國訓中心在完成整建後,中華民國體育發展的成就將更為光大,我們要的不只是「運動城市、健康城市」,更要建立「運動國家、健康國家」。
下午,總統前往台中訪視「和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國內產業發展與企業營運議題與該公司董事長沈國榮交換意見。總統提及,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今年調薪廠商數有19%,調薪人數達37%;此外,今年來臺旅遊的人數預計在12月29日達到600萬人次,這些都是政府與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值得肯定;由於我經濟情勢深受國際局勢影響,總統也期勉國內產業界能齊心努力,和政府一同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