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12月21日
副總統出席「2011年吳尊賢愛心獎」頒獎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下午在「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張麗堂、副董事長吳亮宏陪同下,出席「2011年吳尊賢愛心獎」頒獎典禮,除向陳綢、柴松林及沈芯菱等三位得獎人表達祝賀之意,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夠見賢思齊,共同為締造更美好的社會而努力。
副總統致詞時談到,「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是由企業家吳尊賢先生與家人,在民國70年所創辦的慈善公益團體;三十年來,吳尊賢基金會對社會各界的捐獻已超過十億元,國內很多團體或個人都曾獲得此基金會的贊助,可說真正做到「愛心廣被」的境界,長期以來獲得社會的高度肯定與敬佩。
副總統表示,臺灣在政府與國人幾十年來的共同打拼之下,如今政治民主、經濟發達、人民豐衣足食,已成為全球華人社會的模範;然而再進步的社會,都存在著相對落後的角落和相對弱勢的族群,需要政府和民間提供更多的照顧和幫助,社會才能夠不斷進步,並獲得和諧穩定的發展;就政府來說,推動社會福利事業,促進社會公義,固然責無旁貸,而民間團體和個人如能投入此項志業,那就更加可貴也更能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
副總統於致詞時推崇陳綢女士是人人皆知的「埔里阿嬤」,也是全體國人的驕傲;馬總統在今年建國一百年國慶大典講話中,特別讚揚陳女士是默默行善的「台灣英雄」,並在今年臺灣光復節當天頒贈三等景星勳章,表彰陳女士對社會的卓越貢獻。副總統說,一個人能夠行善40餘年,光是那份愛心和毅力就令人佩服。
其次,副總統也讚揚得獎人柴教授三十多年來的付出,讓我們的社會一步一步地變得更好,吳尊賢基金會頒贈柴教授「社會服務獎」,是百分之一百的「實至名歸」。對於另一位得獎人沈芯菱,副總統認為,她今年雖只有22歲,卻已經做了12年的社會公益,一個人在十歲時,就能體悟生命的意義和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精神,非常難能可貴,也值得我們鼓勵與學習。
隨後,副總統頒獎給得獎人陳綢、柴松林及沈芯菱等3位分別在慈善、社會及公益服務等領域獲愛心獎的得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