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30日
總統參加「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慶祝建國一百年萬人祈福嘉年華
  馬英九總統下午前往臺中市太平區慈明高中參加「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慶祝建國一百年萬人祈福嘉年華,受到現場1萬5千名比丘尼、同學及原住民朋友的熱情歡迎。
  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宗法師等23位比丘尼於民國85年成立「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以宣揚佛法、健全教規、護持三寶及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為宗旨,迄今已15年,會員達300人,其中包括全臺16縣市佛教會的理事長,都是傑出的佛門菁英;在創辦人明宗法師及現任理事長普暉法師的努力下,該協進會不論在社會慈善公益、學術研究、宗教交流方面,或是投入賑濟災難及關懷弱勢等工作,均有重要成就。
  總統進一步指出,該協進會也非常關心文化發展,近年來舉辦書法比賽、淨化人心的浴佛大法會及促進兩岸宗教合作的論壇等,貢獻卓著;而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之際,結合全國1萬多位信眾,舉辦「祈福嘉年華晚會」向上提升正信與善念,是送給國家一百歲最佳的賀禮。
  總統也提到,中華民國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回顧中華民族的歷史,令人驕傲的是我們從未發生宗教戰爭,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傳統;特別是,包括佛教、道教等宗教傳至臺灣後,更結合了我們自由、民主及繁榮社會的特質,展現出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包括行動入世化、營運企業化、信徒志工化、據點國際化,以及培養眾多優秀的比丘尼,均令人刮目相看。
  總統認為,佛教在臺灣的發展歷史構成了我們重要的軟實力,不但能向外發展,更讓臺灣所重視的價值觀得以傳播出去,因此,他擔任總統以來,一直希望臺灣在世界上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等角色,如今欣見功能多元的佛教團體已在全世界扮演精彩角色。
  總統最後也以十四族原住民語向現場原住民朋友問候,並認為今天的聚會不僅代表宗教和諧,也展現族群和諧的意義,期盼國人一起努力、繼續追求、維護及發揚此一境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