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26日
總統視察基隆南港間鐵路便捷化及立體化成果
  馬英九總統上午由交通部長毛治國陪同,視察基隆南港間鐵路便捷化及立體化成果。
  總統抵達臺鐵基隆車站後,親持悠遊卡刷卡入站,並於月台聽取鐵路局局長范植谷就「基隆台北間鐵路捷運化」進行簡報,隨後搭乘1141次區間車前往南港,親身體驗鐵路便捷化及立體化所帶來的正面效益。
  總統於車行期間除聽取毛部長說明臺鐵近日各項改善工程及其週邊效益外,也利用機會與民眾親切互動,詢問民眾搭車習慣與對臺鐵的建議;總統抵達南港車站後,續由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局長許俊逸簡報,說明臺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南港專案成果。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歷時28年及1,800多億元的投資,政府終於完成此一關係幾百萬民眾的臺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實屬不易,而他個人在臺北市長任內也曾參與部分工程的推動,深刻瞭解此一工程對北臺灣的重要性。
  總統提到,13年前他在競選臺北市長時即曾指出,南港未來一定會成為「臺北之星」,根據現有規劃,南港車站將成為全臺灣最大的三鐵車站, 顯示此一夢想即將成真;此外,他也曾宣示要讓臺北市西區「軸線翻轉」,經過政府多年來致力都市更新,當時的構想也已逐步實現。
  總統認為,在節能減碳的時代裡,推動軌道運輸實為「正道」,因此政府在「愛臺十二項建設」與「黃金十年」的全面建設中,皆規劃多項軌道工程;總統也向大家說明,鐵路的立體化不一定是「地下化」,需考量當地條件、成本及相關因素,有時也需要「高架化」,如此才能真正增加利用機會,並著手土地開發。
  最後,總統除再度肯定臺鐵多年來的努力,並期許未來中、南部相關的鐵路立體化工程也能比照南港模式辦理,事實上,目前臺鐵已推動臺南、高雄及嘉義地區的鐵路立體化工程,相信效益將逐步浮現,同時有助促成都市整體開發之目標。
  稍早,總統進入基隆車站時,特地前往站內由「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所經營的「熊米屋」購買早餐,並致贈店內員工鐵路便當盒,表達政府對弱勢族群的重視與關懷。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