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25日
總統出席2011「和好、疼惜、平安夜」報佳音暨「感恩一百」系列活動
  馬英九總統晚間出席2011「和好、疼惜、平安夜」報佳音暨「感恩一百」系列活動時,期盼國人能「以感恩代替批評」,一起用感恩來愛臺灣。
  總統表示,「感恩節」代表著對先人先民在這塊土地的奉獻,才讓我們有今天安定繁榮的生活,在年終歲末時刻,大家一同祈福感恩,將有助社會安寧與和諧。
  總統指出,英國馬雅各醫師於1865年來到臺南,以及1872年加拿大馬偕博士在臺北淡水,將基督教傳入臺灣並展開宣教活動,同時也將「博愛濟世」的精神帶到臺灣,讓許多人獲得幫助,也跟隨著他們信仰上帝;近幾年教友們在推動「社區宣教活動」、「監所關懷事工」與「戒毒事工」等公益慈善更是不遺餘力。總統說,他曾擔任法務部長,也曾訪視監獄達267次,在監獄中看見許多基督教教友從事教誨工作,尤其更生團契在戒毒工作上的用心與卓著成效,令人印象深刻。
  總統指出,12年前他在臺北市長第2年任內,在國策顧問江彥霆長老的建議下,臺北市政府與長老教會共同推動「和好、疼惜、平安夜」報佳音活動,將屬於宗教的平安夜歸於宗教,民眾不一定要吃大餐,不一定要狂歡,彼此間安靜地報佳音,讓大家感受到宗教的力量,也對自己周遭的一切表達感恩。
  總統說,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洪善群會長稍早前提到「以感恩代替批評」,令人感動,政治人物聽到這句話尤須反省,自己在批評身邊的人時,有時用語尖刻或在無充分證據的情況下驟下斷語,都是值得我們深思之處;總統表示,我們要學習教友們,以感恩來代替批評,回歸臺灣人「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包容」的核心價值,並加以發揚光大,讓社會更加美好。
  總統最後表示,為感念來自外國的神父、牧師及修女對臺灣所做的奉獻,政府推動「馬偕計畫」,讓來臺符合資格的傳教士們能與我國年滿65歲的老人一樣,享有相同待遇,政府也計畫進一步擴大,將他們納入長期照顧服務體系,提供必要協助,讓所有為臺灣奉獻過的人都能夠獲得尊敬與回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