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22日
副總統出席「建國百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頒獎暨大會師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下午出席「建國百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頒獎暨大會師典禮,並期勉績優農業產銷班成員,在全國各地,像種子一般,發揮帶動示範的角色,運用團隊力量,共同開創農業的新藍海,為臺灣的農業再創新局。
  副總統致詞時談到,農業產銷班是集合志同道合的農民,共同組成的自發性組織,也是農業最基層的生產單位,產銷班每位成員在不同的經營模式下逐漸建立共識,克服困難,共創新機;本屆得獎的「績優農業產銷班」,是從全國6,000多個不同類別的產銷班中脫穎而出,能贏得全國十大的殊榮,實屬難得。
  副總統表示,受到全球化及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傳統農業經營面臨嚴峻的競爭與考驗,尤其臺灣農業受限於土地與人力成本,多以小農經營,難以發揮規模經濟的優點;為克服先天的限制,農委會自民國81年起輔導設立農業產銷班,利用成員具不同專長的互補性,採取群體戰術,破除以往單打獨鬥的弱點,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例如在人力上互相調度支援、技術上共同切蹉與精進、且在產銷資材上,共同採購,降低成本;在產品研發上,共同腦力激盪進而創新;此外,不僅在資訊方面,分工掌握市場訊息,且在行銷方面,共創品牌,拓展通路,因此透過產銷班的團結合作,可有效地提升競爭力。
  副總統指出,馬總統於日前在總統府接見社福團體代表時,瞭解他們對調高社福津貼的殷切期望,在召集臨時會議後,決定增加老農津貼1,000元,達到每月7,000元,以回應社會的期待,擴大對老農的照顧;此項調整預估每年將增加政府支出82億元,可見政府照顧農民的用心與苦心。
  副總統強調,近年氣候變遷影響糧食安全,農業愈顯戰略性的重要地位,最近泰國發生嚴重水災,經濟損失達39億美元,農田有1,400萬公頃被淹沒,其中水稻就損失近400萬噸;由於泰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全球米價因此出現波動,顯見糧食安全問題影響層面擴及全球,未來糧食安全將是世界共同關注的議題。
  副總統認為,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近年來政府積極提升農業用水及農地之利用效率,維護優質糧食生產所需水土資源,輔導農民投入糧食生產及活化休耕農地,透過米食推廣及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等,希望在2020年將糧食自給率由目前的32%提高到40%,故政府鼓勵每人每天多吃1口飯,每年將可減少休耕面積5,600公頃;此外,行政院農委會亦舉辦「臺灣百大米餐廳」票選活動,讓米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副總統強調,未來「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後續協商及計劃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談判中,均將會觸及農產品開放的議題,政府除將全力為我國農業的生存與發展,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和契機,對於我國農業未來可能遭遇的衝擊和挑戰,也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必要的因應工作。
  副總統認為,農業不只是單純的生產事業,更是綠色生態產業與服務業,它提供廣大民眾景觀、休閒、生態環境保育等無可取代的功能,因此政府施政向來積極輔導農業朝永續經營方向發展,許多施政也都以農業產銷班為主要對象,目的是希望產銷班運用團結合作的機制,達到產銷經營最佳的成效。
  隨後,副總統頒發獎金與獎牌給獲獎的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包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武雄及副主任委員黃有才等人均陪同與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