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11日
總統與國父在臺友人後代茶敘
  在國父冥誕146歲的前夕,馬英九總統上午在總統府與國父在臺友人後代茶敘,除感謝先烈先賢們的犧牲奉獻,並分享與緬懷當年協助國父推動革命的仁人志士事蹟。
  總統表示,當年國父組成興中會發動革命,許多臺灣志士亦受到鼓舞,乃參與國民革命,例如林薇閣先生是同盟會成員,在同盟會支部部長林時塽率領下參加黃花岡起義,並捐獻三千元日幣,做為林覺民等志士從日本到廣州的旅費。羅福星先生是印尼華僑,苗栗大湖人,回臺參加黃花岡之役;民國建立後力圖抗日,不幸被捕壯烈成仁,臨刑前所寫下的〈祝我民國詞〉將「中華民國孫逸仙救」八個字嵌於句首,顯見其對國父的景仰。
  總統也提到,1897年陳少白來臺發展革命組織,結識楊心如先生,並在楊家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是革命黨在臺建立的第一個據點;1899年,中山先生來臺策劃惠州起義,楊心如先生相隨左右;起義失敗,楊仍留臺部署,以經商掩護,幫助國父革命志業,令人感佩。同樣的,民國2年,林祖密先生因不滿日本統治,要求恢復中華民國國籍,成為臺灣同胞恢復中華民國國籍的第一人;他變賣田產數百甲幫助中山先生進行討袁革命,並被任命為閩南軍司令,先後收復7縣,其志節受到丘念臺先生高度肯定。
  總統表示,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之際分享這段歷史,目的係讓國人知道臺灣先人如何與中國大陸革命家結合,逐步完成革命並成功光復臺灣,讓臺灣與中華民國再度結合的過程。總統說,中華民國修憲時有18位臺灣代表參與,因此,中華民國憲法是由全中國人民透過代表所制定的憲法,這項連結非常重要,他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一定要把這段歷史呈現在國人面前。
  最後總統也感謝先烈先賢們建立中華民國與光復臺灣的貢獻,並祝福在場貴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