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09日
總統與高雄市工業區廠商代表座談
馬英九總統下午與高雄市工業區廠商代表座談,聽取基層產業業者的意見,並說明政府相關政策作為。
今天的座談會有包括臨海、林園、永安、大發、鳳山、仁大等工業區廠商代表約二百多人出席,經濟部長施顏祥、研考會副主委黃敏恭、勞委會副主委郭芳煜、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以及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等亦出席座談。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他第一任任期的施政目標是撥亂反正、跟上世界,第二任則是脫胎換骨、邁向卓越,希望促使臺灣的產業結構產生大規模改變,以因應亞太情勢的變化。經過3年多的努力,我去年經濟成長率達到10.88%;國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穩定,每年平均成長僅約1.5%,相對低於周邊各國;進出口及投資表現也很亮眼;此外我們也希望在未來10年內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
總統說,去年我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今年完成與日本簽署雙邊投資協議,目前亦正與新加坡進行「臺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協商及與紐西蘭展開「經濟合作協議」可行性研究;臺灣屬淺碟型經濟,無法擺脫國際經濟的影響,這些行動即是希望以開放與鬆綁措施,讓臺灣與全世界接軌。
總統也談到,他上午接見Google執行董事長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公司決定來臺投資,於彰化設立資料中心,就是著眼於台灣的開放政策;這證明只有開放,臺灣才有更多機會提升競爭力。
總統指出,政府非常重視傳統產業,因此,今年推出高職免學費政策,就是要為中小企業培植人才;而簽訂ECFA後,我們打入中國大陸的龐大內需市場,但並未過度依賴該市場,與美國、東協、歐盟的貿易量仍呈現穩定成長,顯示分散外銷市場的策略已有成效。
座談中,廠商代表提出包括民國97年大寮空氣污染事件後續處理、工業區內基礎道路建設、南北平衡發展、放寬勞基法的加班限制等建言,相關部會也提出說明回應。
總統在總結時表示,有關中央部會局部南遷的議題,可由研考會進行通盤整體的研究,但就服務面的加強,是可以做到的;工時與基本工資的問題,因關係國際觀感與人才流動等因素,應予審慎考慮;另,政府會持續執行工業區的更新。總統說,今年應不致發生景氣衰退情形,缺工問題也將隨著景氣趨緩,可望有所改善,希望企業能與政府一起面對,共體時艱,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