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1月08日
副總統出席「民國百年投資臺灣高峰論壇」
  蕭萬長副總統上午出席由「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及「中華民國股權投資協會」共同舉辦的「民國百年投資臺灣高峰論壇」,期勉與會者透過此一論壇提出具體建議,共同為打造臺灣黃金十年榮景盡一分心力。
  副總統致詞時談到,我國於1982年引進美國創投制度,創投業對產業發展有前瞻與深入的瞭解,可適時提供籌資、技術與經營專業服務,協助企業擴展規模或重組再生,故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創投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許多新興產業也因創投業的協助而蓬勃起來。
  副總統表示,30年來,國內創投事業投資項目達到1萬4千件,共扶植400家企業上市櫃;以國內上市櫃企業為例,每3家就有1家曾接受創投資金的協助,而高科技產業更是每2家上市櫃企業,就有1家接受過創投的援助。
  副總統指出,雖然現在全球經濟仍面臨歐美經濟調適的不確定因素,但歐美終究會逐漸克服過去長期累積的問題,促使世界經濟景氣逐漸反轉,此時,對於個別企業或國家而言,如何步出危機,將決定未來是贏家或是輸家。
  副總統強調,過去我國利用技術、速度與規模等的優勢,成功地建立結合國際產業鏈的資訊業,但這些優勢目前正面臨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追趕壓力,且因過去我們過度集中在資訊製造業,其它新興產業的接棒仍有待培養。
  副總統認為,馬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具有臺灣特色的經濟復甦」,不僅移除過去阻礙產業發展的絆腳石,更讓政府與政策成為產業發展的墊腳石,所推動的經濟結構性改革作法,包括:1.在2010年5月12日公布實施《產業創新條例》;2.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與十大重點服務業;3.推動兩岸經貿制度化與正常化,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4.積極採取開放經貿政策,全力改善投資環境,參與亞太經濟整合等。
  此外,副總統說,推動上述經濟結構的調整雖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但最近已有一些成果,例如我國的生技業展露生機、許多國片受到國人及亞洲市場的歡迎、過去三年來臺的國際觀光客每年增加超過100萬人次,以及國內有10多家創投業投入文創產業等;尤其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是很值得推廣的產業,因為臺灣有多元、豐富的文化風貌、開放自由且與國際交流頻繁,加上臺灣近年來在工藝與時尚設計等方面的亮眼表現,如能給予適當誘因,即可發展出非常活潑且豐富的產業出來。
  副總統提及,今年1月1日ECFA生效及9月22日臺日簽署投資協議,對創投業而言乃一大利多,因為中國大陸與日本分別為全球第2大及第3大的經濟體,而臺商有實力扮演兩者間關鍵的中介角色。此外,日前創投公會針對創投業未來轉型問題,建議有效引導中國大陸資金來臺、協助臺商在大陸上市櫃、鼓勵大學舉辦創業講座等,也將交由行政院相關部會處理。
  包括經濟部政務次長林聖忠、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公會理事長林坤銘及「財團法人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朱雲鵬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