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鄭南榕殉道十三週年追思及紀念墓園揭幕,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每年的四月七日,不論是作伙,也是在不同的所在,咱都會想起南榕,想起大家作伙打拚的日子,懷念中,有感傷,不過,也更加增添咱追求民主自由的堅持與意志!
最近,有些報紙刊登廣告徵求記者、編輯,這是媒體事業發展上很平常的事。不過,看到這則徵才廣告,阿扁不免想起過去咱南榕在自由時代周刊上面所刊登的徵才廣告。
那則廣告是這樣寫著:
「本刊徵社長、發行人數名。
學歷:大專畢業。
性別:男女不拘。
年齡:年滿二十歲。
薪水:無。
獎金:無。
車馬費:自理。
勞保:無。
義務:無,但可能經常被迫上法庭。
資格:須自備二百萬元,作民事賠償用。
待遇:隨時可能坐一年牢。
下場:可參考陳水扁、黃天福案例。」
咱都同意,以南榕的才情,出任雜誌社的發行人與社長,絕對勝任。但是那時候因為出版法不合理的規定,拒絕上國父思想而無大學文憑的媒體新人南榕,無法擔任雜誌發行人,於是四處向親朋好友借大學畢業証書,一口氣就登記了十八張執照,交叉運用,建立起特有的印刷與運銷通路,以智謀周旋於軍警的查扣、封鎖,挑戰箝制言論自由的體制。阿扁當時也出任創刊社長,一直到蓬萊島案被判刑一年後,才辭掛名。
今日回想起過去作伙的日子,阿扁認為,南榕,咱的朋友,就親像他自己所說,是一個行動思想家。他用智慧挑戰不合理的體制,他用意志落實他對台灣命運的關懷,他更加用他的生命,展示他追求民主與自由永不妥協的決心。今天在此,提起過去這則徵才廣告,過去這種「發行人人頭」現象,阿扁是要社會記得,過去政府箝制言論自由的不合理體制,以及肅殺危險的環境,尤其是要進一步去體會南榕追求之「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的真諦,因為唯有認識昔日追求民主自由的坎坷過程,我們也才會更珍惜民主自由的果實。
南榕說,「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有了言論自由以後,才有可能保住其它的自由」。阿扁認為,如果「言論自由」是鞏固民主改革的根基,那麼「言論品質」就是確保民主文化生根的關鍵。「真實」、「理性」與「責任」是「言論品質」的三大關鍵要素,言論的真實性、言論的理性對話,以及言論的社會責任,攸關民主文化的生根。如果咱要確保言論自由國度的存在,落實民主生活的永續發展,阿扁認為,提昇言論品質,當今社會還要繼續努力。
南榕用火焰點燃生命殉難已十三年了,十三年來,社會變化很大,反對運動因為他而獲得更大的聚集能量,民主自由也因為他而加速實現。兩年前,政黨輪替,自由時代周刊第一位社長阿扁當選台灣總統,南榕在天之靈一定也很歡喜,因為他相信他一生追求的百分之百言論自由將獲確保。
菊蘭說:「南榕終於找到了厝」。咱今天來此,紀念他,參加他墓園的落成,相信大家和阿扁一樣,要向南榕說,放心,咱有確保言論自由的決心,也誓言要為提昇言論品質而努力,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咱會繼續打拚!
阿扁在此要特別祝福菊蘭、竹梅,看到你們攜手成長、走過悲苦、再展歡顏,南榕一定欣慰,阿扁與所有朋友也同樣歡喜!
最後,多謝大家今天來此作伙紀念南榕,祝福大家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