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主持「黃金十年」系列第五場記者會
中華民國100年10月17日

  馬英九總統下午在總統府主持「黃金十年」系列第五場記者會,說明國家發展的第七個願景「和平兩岸」及第八個願景「友善國際」,並進行總結。
  總統致詞時重申,他就任3年多以來,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推動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一方面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堅守臺灣主體性,同時也促進了民眾福祉。在未來的10年,當然會繼續「鞏固中華民國主權」、「壯大臺灣實力」、「引領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及「建構臺海長期和平穩定」,做為兩岸關係的施政主軸。
  總統於總結時則表示,3年多以來,國人與政府共同打拼,確實可以創造許多過去不曾想到的成果,尤其是,儘管朝野立場不同,對政府有很多批評,但這是民主的常態。總統說,他真心希望大家知道,他「歡喜做、甘願受」,並期盼把後半生奉獻給這塊土地與土地上的人民,讓未來的子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黃金十年、國家願景」最後一場記者會涵蓋「和平兩岸」與「友善國際」兩項願景。「和平兩岸」包括「兩岸關係」與「國防安全」;「友善國際」則包括中華民國對外關係的各個層面。
  有關「和平兩岸」部分所涉及之「兩岸關係」與「國防安全」乃政府施政的重心。我們今天可以在過去1個月,侃侃而談「黃金十年、國家願景」,最主要的前提是因為現在兩岸處於和平狀態,也是基於我們對推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心,才能做到這一點。兩岸和平是必須要確立的前提,才能有其它的發展。
  我們就任3年以來,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推動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一方面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堅守臺灣主體性,同時也促進民眾福祉。行政院陸委會歷次民調顯示,此種作法符合臺灣地區民眾的主流意見。在未來的10年,我們當然還要繼續「鞏固中華民國主權」、「壯大臺灣實力」、「引領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及「建構臺海長期和平穩定」,做為兩岸關係的施政主軸。
  其中,致力「兩岸和解的制度化、增進臺灣對國際發展的貢獻,以及外交與國防」是國家安全的三道防線,我們將以此做為基礎,確立臺海的永續和平。
在「兩岸關係」方面,我要提出的具體作為包括:
  第一,發揚臺灣的核心價值,即「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換言之,在與大陸互動時,不論是兩岸當局或人民的互動,我們都希望這些核心價值能夠逐漸變成雙方的共識。
  第二,兩岸政策有一些基本理念,即強調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互動原則為:雙方「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有了如此良性的互動後,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兩岸關係才能夠真正和平發展。
  至於具體想法也包括進一步穩定兩岸關係,將互動模式制度化,並循序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使雙方在處理兩岸事務時更為得心應手。事實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後,雙方協商的頻率、深度及業務都大為增加,因此雙方互設機構的需求逐漸浮現,希望未來能夠就這一點加以規劃。
  另外,我們推動兩岸關係一向有個重要原則—「循序漸進」,即「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經過3年多的運作,我們現在也在思考,未來10年中,應該對兩岸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審慎斟酌未來是否洽簽「兩岸和平協議」,此一作法的前提是:第一、國內民意高度支持;第二、國家確實有需要;第三必須在國會監督情況下,才會踏出這一步。
  其次,兩岸經貿顯示愈來愈可以互補,而如何互補?我們必須有一套布局全球的經貿策略,並將兩岸關係納入其中。目前政府刻正緊鑼密鼓與大陸協商「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以外的數千個項目,我們會一步步規劃雙方關稅減讓、排除非關稅障礙等,適時放寬兩岸金融往來。目前已踏出第一步,未來要思考如何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進一步放寬。同樣地,就陸資來臺而言,我們開放的步伐並非很大,未來的「黃金十年」亦會逐漸擴大,因為過去陸資來臺後,約有80多位大陸幹部進入臺灣工作,創造出超過3千個工作機會,相對而言對臺灣有利。ECFA簽署後,一方面臺灣可以成為世界各國進入大陸的門戶;另方面,臺灣也可以成為大陸企業與臺灣合作共同開發國際市場的門戶,臺灣若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將來在國際經濟的版圖上就更有立足空間。
  臺灣還有一項特色,就是自由、民主的環境所蘊育出的多元化與多樣性,以及相對成熟的公民社會,因此,我們也鼓勵臺灣的民間團體與大陸的民間團體往來互動,以發展「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該可以找出相互合作、彼此協助的領域,讓雙方的公民社會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包括陸生來台及文化交流等,都是未來10年中雙方非常重要的合作項目。
  「和平兩岸」的第二個部分即是「國防安全」。我多次強調,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要扮演的角色,第一是「和平的締造者」,但是和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必須努力爭取、營造,因此我們建軍備戰的目的是「預防戰爭」,而非求戰。我們在建立兩岸制度化及和平關係的同時,仍要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這樣才能使民眾有信心讓政府與大陸進一步深化並改善關係。因此對於周邊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還是會維持雙方密切的關係,尤其與美國在國防與安全的合作仍會繼續。最近美國同意協助我國升級F-16 A/B型戰機,我們也會繼續請美方考慮出售F-16 C/D型戰機及柴油潛艦,我們再三強調,所採購的武器是「國內無法生產」、「防衛性」,同時用來「汰舊換新」,這3項原則不會改變。
  最後,談到外交。過去推動的外交,我們總稱為「活路外交」(viable diplomacy),主要是保持務實與彈性本質,3年多來,23個邦交國都沒有減少,另方面增加了70個給予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與地區,證明我們所採取的外交政策是正確的、是受到國際社會歡迎的、是應該持續推動的。我們在國際社會所扮演的五個角色:「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以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是未來外交努力的方向,也是外交官戮力以赴的目標。現在我們與大陸的外交官,不需要進行爭取邦交國的惡鬥,但在其它領域,應該共同為國際社會奉獻力量。尤其臺灣民眾非常具有愛心,不論在慈善或公益活動,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注意,這是臺灣非常了不起的軟實力,希望能夠透過「臺灣書院」與其它的文化中心加以展現。  
  同樣地,我們也會大力推動觀光,觀光其實是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臺灣已經有很好的起步,希望在未來的10年,除觀光人數能夠大量成長達到1千萬人次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品質,讓遊客會想再來,並且能夠進行深度的旅遊,臺灣有非常好的內涵可以讓國際社會瞭解,這是一個最好的窗口。
  總而言之,我們的「黃金十年、國家願景」,是政府信心與務實態度的展現。很高興能將整體構想的全貌呈現在國人面前,讓我們一起為國家奮鬥。

  總統總結內容為:
  感謝在過去5次記者會中,聽取我們說明「黃金十年、國家願景」的8大願景與31項施政主軸。
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聽到來自各方的意見,歸納有3個問題。首先,為何提出這麼多的國家願景、政策?再者,「黃金十年」與其他人的十年規畫有何不同?最後,提出這麼多願景與政策,如何執行?所以,在今天第5場記者會結尾,我想正面回應這些問題。
  首先,何以提出「黃金十年」的願景?各位都知道,我是中華民國總統,我必須有遠大的眼光,我所提出的政策不是為了下一次的選舉,而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因此我所指的時間不是只有4年,而是有10年。
  其次,我在去年5月19日就任兩週年前夕就已發表「黃金十年、大步向前」演說,那時就已經在思考這些問題。一年多來,我們思考清楚,並且有了具體規畫,所以提出來向大家報告。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為何這麼做?各位看看周邊的世界,客觀的挑戰如此嚴峻,我們必須要有責任感,面對這些挑戰並提出我們的政策,才能讓民眾瞭解,總統要把國家帶到哪裡去?很多人問:國家應該往哪裡走?這3年多各位已經看到了,我們的方向非常正確,不論是國防、外交或兩岸政策,我們都能提出明確方向,讓民眾知道,例如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們的明確目標就是在10年內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我們目前不具備加入的條件,所以必須趕快創造加入條件。然而,我們不能只注重經濟發展,還要關懷全民生活,因此,我們列出人民生活指標,努力達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標準,這是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高度與視野,並讓國人知道要將國家帶往何處。
  至於我們的「黃金十年」與其他人所提出的十年規畫有何不同?我們的十年規畫一方面延續過去政策,更重要的是我們提出新構想。實際上,我上任後到目前為止所完成或推動的政策,有些並不在我當初的政見裡,我提出的400多項政見已完成91%或展現階段性成果,而不在政見中的包括:二代健保、十二年國教,以及當初提出三都,後來修正為五都等。為何有此發展?因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我們必須採取務實及前瞻的態度來推動政策及因應變局;又例如我上任後沒多久就發放消費券,我們並無法預期此種狀況發生,但在當時發放消費券對社會及經濟均有幫助,事實上也證明這一點。  
  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能夠有清楚的選擇讓人民思考,所以我也肯定民進黨候選人提出「十年政綱」,讓各界辯論焦點回到公共政策,這是民主社會應有的常態。而在過程中也可發現,不論朝野間有多大的距離,在有些問題上大家還是有共識,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透過理性思辯達成共識,是臺灣民主非常重要的價值。
  但雙方還是有些不同,例如「社會正義」中的「居住正義」,我們提出來的,實際上都是3年來政府已經在做的,從奢侈稅、土地與房屋移轉時以實價登記,以及土地徵收以實價課稅等,這些不僅現在要做,未來也會繼續往前推動。另外,我們的「黃金十年」是以世界為範圍,以亞太地區為核心,再以中華民國臺灣為主體,即我們常說的「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這是4年前的格局,大格局不必調整,只要將內容做些改變。
  我記得去年與蔡英文主席辯論時,她說「國民黨的方向是經過中國大陸到全世界,我們是從全世界到中國大陸」,其實我們不需要在這兩者中做選擇,而是可以同時進行,例如我們與中國大陸簽「兩岸經濟協議」(ECFA),也與新加坡及其他國家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不一定要有先後之分,我們可以同時做。事實上,兩岸簽訂ECFA後至9月底為止,我們對大陸的出口貿易,就比例而言,與3年前相較並無明顯增加,而儘管貿易額增加,但比例卻沒有增加,為什麼?因為其他地區成長更多,這代表對外分散出口地的政策是成功的,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絕對不會偏於大陸或偏於國際,兩者可以調和,因為中國大陸也是國際社會的一員,從這點來看,我們反而比較沒有意識型態的羈絆。
  有關10年的規畫到底何者比較務實、前瞻、有自信與有勇氣?各位讀內容就非常清楚了,就是因為我們有過去3年多的歷練與經驗,發現哪些事敢說、敢做,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做得到。我們在3年中的努力也獲得國內外的肯定,但這不代表我們已經滿意現在的作法,經過3年多,我們也學到很多教訓,不論是經濟、災害防救或流行病的處理,我們一步步建立更好的政策執行面,因此對未來充滿信心。
  最後,未來如何執行這麼多政策?其實這是我個人多年來的從政風格,從第一次競選臺北市長時就列舉政策白皮書,當時大概有17、8本小冊,第2次也一樣;我一上任就請研考會將之列管,由政見變成政策,逐項執行,雖然沒辦法完成每一項,但是大部分都可以完成。有人問:你為何講那麼多政見?我說:這是對選民的負責態度,我不能夠只講些空洞言論、畫一個大餅,然後不告訴民眾如何做到,這不是我的風格,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提出「黃金十年」就是這樣的理想。
  我是一個公僕,我在這裡的工作都是為了這塊土地與土地上的人民,我必須告訴他們,我要把國家帶到哪裡?這是一個做領袖的人最起碼的要求。這3年來,國家的方向相當清楚,但是未來10年呢?這個方向需不需要調整呢?我還是要藉「黃金十年、國家願景」的簡報來向大家說明。
  這3年多以來,國人與政府共同打拼,確實可以創造許多我們過去不曾想到的成果,尤其是,儘管朝野立場不同,對政府有很多批評,這是民主的常態。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我真的是「歡喜做、甘願受」,我希望能夠把後半生奉獻給這塊土地與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讓未來的子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10月10日晚間,我到臺中「圓滿劇場」觀賞賴聲川編寫的「夢想家」,這是關於一個喜歡跳舞的年輕人,被父母認為不務正業、得不到其諒解的故事。這名年輕人的祖父告訴他,他的曾祖父母是黃花岡第73和74名烈士;祖父回憶,自己出生時尚年幼,所以他的父母種了一棵樹給他,儘管長大時父母親都已不在,但這棵樹可以陪伴他繼續努力。這位祖父告訴孫子,去實踐你的夢想吧!因為你的曾祖父曾經用生命創造一個環境,讓你可以實現夢想。
  我看了相當感動,因為我們現在做的也是一樣,我們努力打造一個讓下一代能夠做夢、能夠實現夢想的環境,這不就是我們的祖先在100年前所努力的方向嗎?我們何其幸運,在過去的60年當中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能夠很平穩地完成所有教育。在場每一位所受的教育幾乎都比各位的父母多,如何做得到?這是靠他們犧牲青春、甚至於生命,所創造出來的,這是一種無盡的感恩過程。今天我擔任總統,還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的下一代應該擁有比我們更好的環境,而這個環境要靠我們創造。所以「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主要就是告訴大家,讓孩子們也都有做「夢想家」的機會!
  包括蕭萬長副總統、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總統府秘書長伍錦霖、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胡為真、行政院副院長陳冲、秘書長林中森、政務委員朱敬一、尹啟銘、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外交部部長楊進添、國防部部長高華柱、交通部部長毛治國、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新聞局局長楊永明、海巡署署長王進旺及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等人均出席記者會。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