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10月17日
副總統出席「2011公務人力資源發展國際研討會-培訓創新與運用」開幕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上午出席「2011公務人力資源發展國際研討會-培訓創新與運用」開幕典禮,並期盼透過此次國際交流活動,提升我國文官培訓工作的創新能力與國際視野,而研討會所得結論,亦能夠納入我國政府部門的人才培訓政策,運用於未來公務人力資源的發展工作,以培育具有現代化理念與知能的優質公務人員。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公平與前瞻性」的國家考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能,讓有才華的年輕人,都有平等機會進入公務部門服務,發揮經世濟民的抱負。蕭副總統以他自己為例,副總統說,他出生於嘉義鄉下的平凡家庭,自基層公務員做起,直到現在的職位,就是直接受惠者,因此特別關心文官的培育及制度等政策。
副總統說,在過去將近50年的公務生涯中,我國政治體系從威權轉變成民主,政府的角色也從過去的「監督統治者」,大幅改變成為「服務提供者」,民國87年他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推出「政府再造綱領」,從組織、人事及法制三方面提出許多改革方針,希望建立一個「小而能」及「小而巧」的政府。
副總統提及,10多年來持續推動這項工作,目前已獲致許多重大進展,例如在組織方面,立法院於去年1月12日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等四項與政府組織再造相關的重要法案;在法制方面,行政院經建會積極推動法規鬆綁與法制再造,持續發揮財經法制的協調功能。
副總統認為,面對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國公務人力發展策略必須與國際脈動密切結合,而人事的再造工程是最複雜、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尤其是高階文官的領導力,對機關的效能影響尤其重大。副總統強調,考試院過去三年多來,推動很多重要的改革,如在98年6月提出「文官制度興革規劃方案」的6年工作計畫等;此外,國家文官學院在99年3月成立後,整合人才培訓資源,積極辦理文官培訓工作,已成為我國未來優質公務人力的搖籃。
包括考試院長關中、銓敘部長張哲琛、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蔡璧煌、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吳泰成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