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10月15日
總統出席「世新大學55周年校慶慶祝大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世新大學55周年校慶慶祝大會」,與該校董事長成嘉玲女士、校長賴鼎銘先生共同慶祝學校55歲生日快樂。
總統致詞時表示,世新大學創立於民國45年,由職業學校改制為專科、傳播學院,民國86年躋身綜合大學之林,成為「世新大學」;在歷任校長努力下,連續6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大學」獎助,辦學績效卓著。
總統談到,「世新大學」校友在國內各行各業表現傑出,例如前ICRT主播David Wang就是其中之一,他雖已離開人世,但留在大家記憶深處的是他自行研修,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此外,國內知名書法家張炳煌老師全心全意推動書法傳承,也是世新校友,凡此均可見世新大學培育人才、貢獻良多。
總統也肯定該校學風自由,尤其創辦人成舍我先生將此一特色從北大帶到「世新」,是戒嚴時期臺灣少有的自由學府;該校「尊重異議、兼容並蓄」的傳統作風,更令人感佩,也是臺灣自由的香火綿延不絕的明顯例證。
針對國人關注少子女化趨勢恐影響學校招生一事,總統向現場與會者強調「不要輕言退場」,因為私人興學不僅是非常重要的傳統,也讓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得以傳承不綴。因此,政府必須為高等教育尋找新出路,而「校園國際化」就是刻正積極進行的重點工作;過去半年中,包括越南、泰國、印尼與印度等國均分別與我教育部簽約,將派遣超過4,000位公費生來臺就讀研究所,證明臺灣的高等教育既「量豐」且「質佳」。
總統認為,既然優質高等教育是臺灣的優勢,我們就必須充分運用,讓危機變為轉機,其中臺灣的華語教育獨具特色,特別是我們教授正體字,故吸引很多文史學家來此研修華文;總統說,他曾倡議兩岸共同編撰中華大辭典,讓正、簡兩種用法同時存在,由時間來驗證何種方式最能接受歷史的考驗。
總統最後表示,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政府立下了「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與百年和平」的願景,其中百年樹人即列為首項;而臺灣有發展成為亞太高等教育重鎮的優秀條件,期盼全體國人、學校與政府一起努力,早日實現此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