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0月05日
總統出席「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第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馬英九總統下午前往臺中出席「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第2屆第2次會員大會,並對公會成員長期為臺灣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讓臺灣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扮演關鍵角色,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表示,去年在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前,工具機產業多次向政府反映希望納入協議內容,以期未來在大陸市場能有更好的市占率與競爭優勢; ECFA開始實施後,早收清單項目涵蓋了工具機在內,使得工具機產業成長幅度驚人,例如工具機產業去年產值名列全球第5大生產國與第4大出口國,今年可望擠下義大利,成為全球第3大工具機出口國。
  總統指出,工具機向來在臺灣產業中扮演重要地位,政府在這方面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其中工具機產業所關切的產學合作,為避免學生失業及教育資源的浪費,他已責請教育部與行政院經建會在大學提出增設科系時要嚴加審查;此外,教育部除針對畢業生提供第二專長訓練,亦已在今年推動全國高職免學費,希望有更多的國中畢業生選擇就讀高職,讓更多人才投入產業服務,以使工具機及零組件等產業能夠持續向前邁進。
  總統說,與大陸簽訂ECFA是政府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非常好的案例。從2000年至2010年,亞洲有兩項重大變化,一是區域內的貿易量超過與區域外的貿易量;二是亞洲國家在這10年內陸續簽訂58個自由貿易協定(FTA),唯有中華民國與北韓被排除在外。政府之所以與中國大陸洽簽ECFA,一方面是希望藉由與大陸合作,化解他國疑慮,進而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另方面則是因為大陸已成為我方第一大貿易夥伴,簽署協議對臺灣經濟是有利的。ECFA簽訂後,我國已於去年起與新加坡洽簽協議,並在上個月與日本簽訂「臺日投資協議」,其他國家也紛紛表達合作意願,相信未來將能提升臺灣競爭力。
  總統談到,「世界經濟論壇」(WEF) 9月公布「全球競爭力」評比結果,臺灣排名第13,其中有37個項目為歷年來成績最佳的一次,當中又有8項評比為第1名,而精密機械產業在「產業群聚的深化」及「每百萬國人擁有專利權數」方面貢獻良多,因此,臺灣更要掌握優勢並充分發揮,讓我們的工具機及零組件在世界的版圖上展現新的地位。
  對於公會卓永財理事長所提會展場地需求問題,總統除責成經濟部工業局及臺中市政府等相關單位進行評估,亦要求與臺北世貿、南港等展覽館做好分工,適度分散展場場地,發揮臺灣會展產業之優勢。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