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0月04日
總統出席「慶祝建國100年:世紀勁旅光榮禮讚」軍民聯歡晚會
  馬英九總統晚間由行政院長吳敦義及國防部長高華柱陪同,參加在臺北小巨蛋舉行的「慶祝建國100年:世紀勁旅光榮禮讚」軍民聯歡晚會,藉此表達對國軍先烈先賢們為國犧牲奮鬥之崇高敬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國迄今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從60多年前的古寧頭、一江山島、舟山群島、大陳島,到金海前線、臺海週邊,甚至在中國大陸上空都有國軍袍澤流血捐軀的英勇故事;幾十年來,國軍盡職扮演「光復臺灣」、「保衛臺灣」、「建設臺灣」及「守護臺灣」的角色,心中從未一刻忘記中華民國。
  總統特別提到多位當年為國家奮鬥犧牲的先進、先烈,以及今晚也受邀參與晚會的眷屬,包括在古寧頭戰役中開第一槍的熊震球上士先進;參加八二三砲戰的全體官兵,以及在這場戰役中為國捐軀、同時也是盧溝橋事變開第一槍的吉星文將軍的公子吉民立先生;高空勇者前紅狐中隊隊員謝翔鶴先進;抗戰時期空軍戰神高志航的公子高耀漢先生;一江山指揮官王生明烈士的公子王應文先生等。總統說,先人以鮮血寫下國民革命歷史,我們今天才能享受富足安寧的生活,也因為他們的付出,國家及民族的生命才能長存。
  總統表示,他上任以來,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將中華民國帶往「活力經濟」、「公義社會」、「廉能政府」、「優質文教」、「永續環境」、「全面建設」、「和平兩岸」及「友善國際」的願景,經過三年多來的努力,已逐步邁向上述理想;同時,他也體會到這是唯一的正路,也是真正的王道,因此,「走正路、行王道」就是中華民國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道理。
  總統認為,兩岸分治60多年來,由於臺灣的自由、民主及繁榮,益加凸顯臺灣存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現今兩岸和解的年代,我們要讓兩岸炎黃子孫共同追尋相處相存之道;過去三年多來,兩岸簽署15項協議及達成一個共識,不僅緩和兩岸緊張情勢,更在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使臺灣再度返回世界經濟版圖,例如我與新加坡等國家開始協商經濟合作、與日本簽署投資保障協議等,均可讓我們更有機會提高國民所得,改善人民生活。
  總統也談到,去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高達10.88%,失業率也在政府積極創造幾十萬就業機會下,持續下降,同時薪資水準亦獲得提高,以上措施及努力的目的乃在希望實踐國父「均富社會」的理想。總統強調,儘管如此,政府仍不忘持續增強國防,除國軍建軍備戰工作外,我們也必須向外採購無法自行製造的武器,因此,在民國97年10月、99年1月及今年9月,美國三度出售我防禦性武器,共計183億美元,為歷來軍購金額中最高的時段;更重要的是,我與美國高層恢復了互信,對臺灣安全及亞太地區和平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統說,我們能取得F-16A/B型戰機升級案,對保衛我國領空極具助益,然而,為讓全國人民享有更和平繁榮的環境,我們還是要自行發展武器系統,因為國家安全永遠是政府關心的課題;而以上這些均需要國軍先進、弟兄及國人一起努力。
  最後,總統除再次推崇國軍艱苦卓絕、奮鬥犧牲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國今天的成就,也期勉全體國軍弟兄繼續努力,讓我們的社會更安定、經濟更繁榮、國家更富強。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