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10月03日
總統出席「辛亥革命百年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
  今年適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辛亥革命百年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除推崇孫中山先生對民主自由的貢獻,並呼籲國人應牢記辛亥革命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與深遠影響。
  總統致詞時首先回顧國父孫中山先生精彩且戲劇化的建國歷程, 117年前,中山先生遠赴夏威夷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911年,329之役失敗,犧牲了許多革命菁英的生命,但中山先生不改其志,堅持革命理念,在創立興中會後的18年,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終於誕生。
  總統指出,民國建立後,雖歷經北伐、抗戰及內戰剿共等挑戰,但在民國32年終於廢除不平等條約,將我國從列強勢力範圍中解放;抗戰勝利後,我國際地位達到空前地步,其後並於民國35年制訂憲法,使國家發展得以在憲政軌道上繼續運作。
  總統表示,儘管我國在行憲後即因為內戰而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中有關國家體制與人民自由的條文,但在1987年解嚴後,即全面落實民主自由的理念,顯示中山先生在大陸所未能實現的理念,已逐步在臺灣落實。
  總統進一步強調,辛亥革命只是手段,目的是建立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也只是過程,真正的結果是希望透過建立民國,實踐中山先生的理想。臺灣已經是一個完全民主的國家,可以選舉總統及國會,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也能容納多元聲音,相信已經實現了中山先生成立興中會與同盟會時的大部分主張。
  總統說,歷史相當巧妙,國父成立興中會18年後,建立了中華民國;國父過世18年後,不平等條約遭到廢除,這些歷史事件均證明了「事在人為、有志竟成」。
  總統指出,我國憲法囊括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以及美國林肯總統「民有、民治、民享」的觀念,實施的過程中也反映、落實了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liberal democracy),代表我們所走的路是正確的,政府將會在這條路上繼續往前邁進。
  總統強調,辛亥革命值得全世界所有華人景仰,它不只是歷史事件,也與我們的生活有關,期盼國人均能體會並牢記其重要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