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27日
總統出席第15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下午出席第15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向今年「國家文藝獎」得主:戲曲導演李小平、電影導演張作驥、小說家陳若曦、攝影家莊靈及歌劇藝術家曾道雄等人在藝文領域的傑出貢獻,表達由衷賀忱與感佩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過程中,不可諱言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藝文係為政治而服務,他極早就認為必須轉變此一現象,因為「工程讓城市變大,而文化讓城市變偉大」,政府應該透過行政或其它方式提供藝文工作者足夠的發揮空間,讓他們的作品得以發光、發熱,這才是國家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
  總統說,當他首度為「國家文藝獎」頒獎時,此獎項的獎金僅新台幣60萬元,因此他特別要求行政院文建會將額度調高至100萬元,以示政府對所有文藝獎得主的肯定與推崇。
  總統亦詳細介紹今年5位「國家文藝獎」得主卓越的藝文貢獻,包括:戲曲導演李小平出身傳統戲曲,卻能掙脫窠臼,結合東方與西方的優點,致力創新,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采;電影導演張作驥的作品擅於描述小人物的生活與感情,他個人曾觀賞《爸…你好嗎?》一片,深受劇情感動;小說家陳若曦早於學生時期即嶄露頭角,其後成為知名作家,作品風靡兩岸,也讓讀者更加瞭解大陸社會在文革時期的實況;攝影家莊靈係攝影界大老,取材豐富且多產,作品無人不曉;歌劇藝術家曾道雄本身學習歌劇,在國內外桃李滿天下,且創作不斷。
  總統指出,他在兩年前提出「六國論—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其中「文化興國」列為第二項,即在期盼持續發展「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例如許多源自大陸的戲曲,在添加臺灣自由、民主與繁榮的社會氛圍後,即出現了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總統並向在場的藝文人士承諾,政府將繼續提供更多資源,協助藝文界的發展,進一步發揮中華民國的軟實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