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24日
副總統出席「建國百年 法務新象—獄政暨檢察文物特展」開幕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上午前往嘉義市出席「建國百年 法務新象—獄政暨檢察文物特展」開幕典禮,除肯定法務部及其所屬單位推動「嘉義舊監獄」成為國定古蹟及轉型為獄政博物館,並期盼藉由此一特展,透過史實資料及文物演進的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加瞭解政府推廣法治教育、獄政改革的決心與努力。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嘉義舊監獄」是1919年日據時期在嘉南平原上建造的第一棟監獄建築,也是目前全世界僅存的兩座賓夕凡尼亞式建築之一(另一座是日本北海道的網走監獄),因此當大多數古老監獄建築都已拆除或改建之際,嘉義舊監獄的存在更顯珍貴。
  副總統提及,為了保存這座見證臺灣獄政發展的古蹟建築,在各方積極奔走與爭取下,民國91年6月嘉義市政府公告列入嘉義市市定古蹟,民國94年5月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之後行政院文建會會同法務部、內政部營建署及各界人士開始籌備嘉義舊監獄修復作業,並清楚設定未來朝向成為「獄政博物館」的目標,同時責由嘉義監獄負責督導執行。
  副總統說,雖然人力、物力與經費預算都相當有限,但在相關單位積極努力下,古蹟修復的進度比原本預期時間提早完工,並得以在今年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中推出這項特展;臺灣有這樣一座特別的監獄建築,現在又修復完成並開放給民眾參觀,實具有特別意義。
  副總統指出,走進嘉義舊監獄這座百年古蹟,就好像進入臺灣獄政文化的時光隧道,從日據時期的建築、房舍、管理,到臺灣近年來大力推廣的獄政透明化、法治教育及人權提升等,也都可從展覽中得到更深切的體驗與瞭解。
  副總統認為,從前社會大眾對於戴著神祕面紗的「監獄」充滿好奇與負面的想法,且傳言監獄黑牢中充滿報復、暴力、械鬥或毫無人權可言;而馬總統在擔任法務部長任內,積極力行「獄政透明化」政策,推動監獄矯正體制管理透明化、處遇科學化、生活合理化及教誨學校化等,希望以「教育與感化」取代嚴刑峻罰,將監獄為外界所詬病之「黑牢」,變為具有教化功能的體系,讓犯錯的人不僅為錯誤付出代價,也可以經由再教育獲得一技之長,重新立足於社會。
  最後,副總統期許「獄政博物館」成立後,能夠發揮複合式的功能,不僅帶領國人參觀監獄古蹟、飽覽文物史料及想像牢獄生活,更能為嘉義市點燃一處新亮點,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景點,活絡臺灣經濟,也為臺灣的獄政發展寫下新頁。
  包括法務部長曾勇夫、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黃世銘及嘉義市長黃敏惠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