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4月09日
總統視察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生態保育重建情形、參訪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並弔唁郭英男先生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台東縣池上鄉視察大坡池生態保育重建情形及聽取相關簡報,並於簡報後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很高興來到池上,這個位於中央山脈與東部海岸山脈間的「魚米之鄉」,天然環境優美,水源沒有污染的好所在種植出全國最好吃、最知名的池上米,「池上便當」舉國聞名,可見只要品質好、價格公道,絕不怕任何的競爭。
  半世紀以來的台灣,在島民辛苦努力之下,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經濟奇蹟,然而在過度工業化、都市化且欠缺整體規劃之情況下,我們應享的生活環境品質,卻與國民年所得逾一萬四千美元之水準相去甚遠。
  這是因為過去各級政府的開發案太著眼於「功能性取向」忽略了生態、景觀、文化面,對於農村、山地不當建設與過度開發,反而造成土石流及積水、淹水的災害。
  我們以「大坡池」的發展為例就可清楚發現,由於過去在觀念與作法上的若干偏差,就和目前很多地方的通病一樣,以「反生態」的工程手法,投注巨額公帑將原來生態完整的自然濕地大量填土並施作過多不必要之混凝土圍牆及排水溝渠等人工構造物,不旦湖面面積減少,更嚴重破壞魚蝦鳥類的棲息處,此誠令人比較遺憾之處。
  相對於西部的過度開發所造成環境的傷害,我們非常慶幸位於「後山」的台東仍能保持一片無污染的人間淨土,在二十一世紀人類逐漸思索「歸樸返真」之生態環境意義時,也益顯其發展的潛力。因此任何開發案更應避免前車之鑑,事前周詳規劃,引進正確的「生態工法」之觀念與做法,結合在地文化與地方產業,打造出一個真正具有「文化、綠意、美質」的新家園,我們更有一份期許!
  今天,阿扁也很高興能夠聽到徐慶元縣長及李業榮鄉長的說明,大家有志一同為了闢建一個自然生態公園所做的努力和用心,不管過去的做法如何,今天我們能夠發現不足的地方和做觀念上的調整,是很令人欣慰的事,所以中央政府包括阿扁在內,絕對支持地方政府正確的努力方向。所以請退輔會給予必要的協助,因為其中部分土地的產權屬中央。只要中央能與地方政府做最好的溝通和配合,不僅是地方之福,也是中央與地方新夥伴關係應有的思維和做法。
  而在闢建過程中,總是需要經費的配合和挹注,希望縣政府、鄉公所能夠分擔其中部分的經費,不足的部分,則請中央各相關單位給予支持和配合,讓大家的美夢能夠早日成真。
  過去,阿扁在台北市服務時,為闢建關渡自然公園,光土地的徵收取得就花了新台幣一五○億左右,個人認為,為了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及萬代子孫,更為了這一塊土地,該做的事,就應該去做。我們支持闢建生態公園,支持生態工法,這是未來的希望產業,也是未來的新興產業。
  稍早,總統也到台東市弔唁國寶級的歌者郭英男先生。隨之,總統並前往台東縣海端鄉參訪「布農族文物館」及聽取相關簡報,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很高興來到我們布農族的原鄉-海端鄉,聽取黃春寶鄉長有關鄉政和布農族文化的相關簡報,更榮幸能在父老兄姐們面前聆聽聞名全世界,也是世界珍貴遺產的「布農族八部合音」,讓阿扁深深感覺這一趟台東之旅,不但可以深刻了解我們地方父老兄姐們生活的點滴,也如沐春風般地聆賞了原住民文化之美。
  阿扁自就任以來,即希望在中央與地方、人民與人民之間建立一個「新的伙伴關係」,也就是說:不論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政府間,人民與人民之間,都能攜手併肩、平等互惠地共同為我們生長的這一塊土地奉獻心力。所以阿扁在就任之初,就期許行政院在能兼顧族群融合與原住民族社會長遠發展的基礎上,盡最大的努力規劃並實現「原住民自治」。此外,也督請我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儘快將我們原住民各族「傳統領域」予以釐清劃定,並共同開發、經營,以開創我們原住民文化、經濟的新局面。
  今天早上阿扁吊唁我們最尊敬的長者—郭英男先生,之後沿著台東縱谷視察池上鄉大坡池生態保育重建情形,最後到我們南橫的最高點海端鄉。站在我們父老兄姐面前,佇立在存放我們布農族,乃至於我們十族原住民族珍貴文物的「布農族文物館」這一棟建築物旁邊,看著沿線的稻田、油菜花田等地方產業、悠遊地聆賞我們原住民族樂舞乃至台東多元文化的絢麗多釆,深深感覺到我們台灣不但在「經濟」上求變、求進步,也要在「文化」的推展上多多著力,因為阿扁深信「文化」是我們生命之所繫,「經濟」則是我們生活之所需,二者都不或缺,才算是圓滿。
  所以,阿扁要再次期許我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東縣政府及我們海端鄉公所同仁工作伙伴,共同為原住民族文化的保存、傳承與經濟的繁榮、發展奉獻心力,讓我們全國原住民族同胞在這一塊土地上,活的更快樂、更有尊嚴,與大社會共存共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