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21日
總統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19屆主席團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19屆主席團時表示,臺商是中華民國的重要資產,政府將會繼續加強與各地臺商的聯繫工作,為臺商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總統致詞時指出,「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成立於民國82年,成員遍及14個國家與地區,有64個地方分會,會員數已超過2萬家,臺商們在海外奮鬥有成,國人與有榮焉。
總統說,臺商朋友在海外辛勤打拚之餘,也非常關心國內情勢發展,當國內發生天然災害時更是慷慨捐輸,充分展現臺灣人「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包容」的核心價值;此外,臺商大力支持政府所推動愛臺12項建設中的「綠色造林」計畫、協助國中小學推動節能減碳工作,以實際行動回饋故鄉,更讓人感動。
總統表示,臺商是中華民國的重要資產,因此經濟部特別在今年5月成立「臺商聯合服務中心」,為臺商朋友提供完善快速的服務;過去三年來,已有許多來自中國大陸或其它地區的臺商回國投資,總額超過1千億元,目前仍持續增加中,尤其我們與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情勢更為明顯,政府希望加強推動與各地臺商的聯繫工作,維繫這項重要資產。
總統談到,去年我經濟成長率高達10.88%,表現亮眼,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全球排名第4,這股成長動力不只來自出口,也源於國內投資,因為相較於前年,去年國內投資增加32.5%,創45年來最高成長;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等國際經濟組織所公布的各項評比報告顯示,我國受評成績名列前茅或名次有顯著進步,足見臺灣經濟表現深獲國際好評。再者,我國所得分配與貧富差距亦已逐漸縮小,其中貧富差距更是東亞地區最低,而今年也預估我國人均GDP將首度超過2萬美元,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總統告訴訪賓,他的國政規劃是以8年為期,前4年是「撥亂反正」,目的是要「跟上世界」,後4年則是「脫胎換骨」,為的是「邁向卓越」,政府會一步步朝此邁進。
針對臺商也相當關心的「僑生政策」與「教育發展」,總統特別提到,過去60多年來,約有17萬名僑生回臺就學,期間雖有許多國家不承認我國學歷,然而這種情勢近年來已逐漸改變,例如馬來西亞自1995年開始,已陸續承認我醫學系、牙醫學系及工程科系學歷,這個月臺馬雙邊將進一步簽署相互承認對方學歷,對來臺就學的馬來西亞僑生幫助頗大,尤其將增加他們在馬國的就業機會。
總統重申,政府希望將臺灣打造成為亞太高等教育重鎮,與其它國家分享我國的教育資源。未來5年至10年間,越南、泰國、印尼及印度四國將派遣大學教師來臺就讀技職研究所,對彼此的教育及人才的互動將有正面助益,也能讓臺灣的教育在「良心事業」之外,成為產業之一,並與世界接軌,真正扮演「亞太高等教育重鎮」的角色。
訪賓一行30餘人由總會長張峰豪率領,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