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20日
總統接見「臺灣張廖簡宗親全國總會」理監事暨各縣市理事長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臺灣張廖簡宗親全國總會」理監事暨各縣市理事長一行時表示,根據「萬寶華全球就業展望調查」顯示,臺灣的企業聘僱需求居亞太首位、全球排名第二;此外,我國最後一筆外債已全數還清,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亦尚在法定債限40%範圍內,政府一定會持續關注歐美債信問題,隨時因應。
  對於「張廖簡宗親會」獲得內政部評鑑為99 年度績優全國性社會暨職業團體,總統表達賀意並闡述政府3年多來的施政成果。首先是目前臺灣經濟已走出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霾,經由政府及民間共同努力,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到10.88%,創下 24年來新高,國內投資部分也有所成長。
  總統指出,相較10年前民進黨執政時期因應經濟衰退所採行的對應措施,2000年至2003年僅創造約 5萬個就業機會,失業人口則增加約22萬人,薪資成長1,000多元;但他上任後雖然面對金融海嘯衝擊,政府的應變成效遠比過去為佳,例如2008年至2010年共創造約25萬多個就業機會,失業人口僅增加6萬人,薪資則成長1,400多元,在世界經濟情勢比以往嚴峻的情況下,我們還能有這樣的成果,令人欣慰。
  總統特別提到,我國最後一筆23.8萬美元的外債已全數還清,使臺灣成為全球少數零外債的國家之一,而且我國的外匯存底高達4,000多億元,全世界排名前五名,顯示我們的出口及生產能力強勁。至於國內債務部分,中央政府目前債務未償餘額尚在法定債限40%範圍內,明年編列的預算也不會超過法定債限;另根據「萬寶華全球就業展望」調查顯示,臺灣的企業聘僱需求超越大陸與印度,居亞太首位,全球排名也高居第二,僅次於巴西,儘管如此,政府仍會嚴正以待,持續關注歐美債信問題,以免外在因素影響到我國的外貿狀況。
  總統表示,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及兩岸直航後,為臺灣創造了1,000億元的收益,全臺鳳梨酥與石斑魚銷量均呈倍數成長,證明政府改善兩岸關係確實有助於中小企業營運。另外,去年來臺旅客人數已成長至550多萬人,今年可望達到600萬人,臺灣幾百年來從未有如此多外地旅客來訪,這將是讓臺灣在區域經濟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契機。
  談到維持兩岸和平關係,總統重申,他的整體策略,也是現階段最好的策略,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日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也調查國人對兩岸統獨及維持現狀的看法,其中主張維持現狀者占87%即為臺灣的主流民意,可見他所採取的策略實符合絕大多數國人的期待。總統並以「世界衛生大會」(WHA)連續3年邀請我與會,以及我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並得到117個國家與地區給予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待遇為例表示,上述成果代表臺灣已運用軟實力,變成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這也是我們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總統最後期勉張廖簡宗親會所有成員發揮力量,在社會上扮演安定團結的角色,與政府共同打造臺灣成為安居樂業的好家園。
  訪賓一行100餘人由「臺灣張廖簡宗親全國總會」理事長廖萬隆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