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20日
總統接見「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MD300各區總裁暨內閣伉儷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MD300各區總裁暨內閣伉儷,並推崇該會對臺灣公益活動的長期貢獻。
總統指出,民國15年「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在天津成立,是全世界第三個成立的獅子會,後因長期戡亂,直至民國42年才在臺灣恢復成立,並於民國93年更名為「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歷經近60年的努力,現已發展出15區、1,003個分會,會友高達3萬7千餘人,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社團。
總統表示,該會長期投入公益慈善活動,除成立亞洲第一個「低視能服務中心」,協助視障朋友外,也積極鼓勵國人捐血,自85年至99年獅子會所發起的捐血活動中,獅友及民眾共計捐血超過463萬袋,且迄今共捐贈57部捐血車、20部血液運送車及19部箱型救護車,義行值得肯定。此外,該會亦積極投入88水災及311日本震災等國內外重大災害的捐輸救助,日前日本6名泳將泳渡來台,對臺灣援助日本震災的愛心表達謝意,更凸顯臺灣在日本民眾心中的良好形象及受歡迎的程度。
總統也向訪賓闡述過去3年多來,政府在發展經濟、縮短貧富差距、提供學費補助及加強社會福利所做的努力。就經濟發展而言,政府在面臨金融海嘯時,採取發放消費券、連續7次降息、銀行存款全部保障,以及「三挺政策」等措施,使得經濟逐步回穩,並在去年創下10.88%的經濟成長新高,過去3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也達到3.2%。另外,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為1.5%,比平均4.5%至5.5%的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為低,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至於貧富差距,以家戶所得分配五等分法計算,國內貧富差距已由前年的6.34倍降至去年的6.19倍,若換算成個人所得分配五等分法,貧富差距也已降至全亞洲最低的4.25倍。
總統進一步表示,國內經濟逐步展現活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所公布的「2011年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競爭力排名維持全球第13名,其中37項評比創歷年來最佳紀錄、8項排名全球第一,是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除發展經濟外,總統指出,政府也致力改善國人的生活,以學費補助而言,自今年起,家戶所得低於新台幣114萬元以下的高職生就學免學費,3年後將全面實施;在社會福利方面,政府也自今年7月起施行社會救助新制,放寬貧窮線認定標準,使受惠人數至26萬人增至86萬人,相信明年的所得分配可因此進一步獲得改善。總統強調,中華民國是追求均富的國家,除發展經濟,政府也希望平均財富,以達到社會安定的目的,期盼各界一起努力,讓社會更加溫馨祥和。
訪賓一行由「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總會長王瑞拱伉儷率領、內政部次長曾中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寶貴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