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14日
副總統出席「2011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
  蕭萬長副總統中午出席「2011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時表示,面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與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臺灣應該善用硬實力、軟實力與巧實力,讓「兩岸和平繁榮,人民幸福一百」,使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副總統表示,20多年前,國內業者面臨新臺幣升值及產業轉型的雙重壓力,加上當時中國大陸正在推動開放改革,所以吸引了很多臺商前往大陸投資;由於臺商經常返臺採購機器、原料與零組件,因此帶動了國內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從勞力密集,轉為以資本與技術密集為主,使臺灣經濟得以避免空洞化。
  副總統說,服務公職以來,一向非常關心臺商在世界各地的發展,而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則推動以經貿為主的大陸政策,實施兩岸「境外航運中心」,開啟兩岸貨物直接往來的大門,為日後的兩岸直航奠定基礎。2000年他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持續透過民間力量,促進兩岸經貿的良性互動,協助臺商解決在大陸面臨的投資經營問題。
  副總統指出,2008年5月馬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開啟嶄新局面,海基、海協兩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截至目前為止,兩會一共進行過6次會談、簽署15項協議等,尤其2010年6月29日兩會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更是兩岸經貿制度化的里程碑,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了脫胎換骨的機會。
  副總統認為,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為大陸臺商提供難得的發展環境,但大陸臺商目前也面臨市場競爭激烈、勞動成本大幅增加、人民幣升值,以及政策性淘汰高污染與低附加價值產業等嚴峻的挑戰,面對內外環境的急遽轉變,臺商必須順勢改變經營策略,進行轉型升級。
  副總統指出,臺商必須走向「微笑曲線」的兩端,也就是往上游加強研發的投資,以及向下游進行品牌與行銷的布局。例如,在大陸200多個城市開設450家銷售門市、深耕13年的臺商「多樣屋」(TAYOHYA),最近回臺設立「國際採購辦公室」 (IPO);另外,過去臺商習慣以製造業導向前進大陸設廠,如今逐漸採行製造與服務雙軌併行、深耕大陸內需市場,如鞋類專賣店Miss Sofi等,都是以連鎖加盟經營型態拓銷。
  副總統提及,目前政府正在推動「六大新興產業」與「四項智慧型產業」,大陸「十二五規劃」也要推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有很多項目相同,故兩岸如能共同研發技術、制定規格標準及合作開發行銷,必然會對雙方的產業升級有極大幫助。
  副總統強調,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馬總統提出「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及「百年和平」四大願景;其中「百年和平」就是希望兩岸「以和解消弭衝突,以合作取代對抗」,透過深度交流、增進瞭解、培養互信,逐步消除歧見,在中華文化智慧的指引下,為中華民族走出一條民主、自由及均富的康莊大道;這個百年願景,已經在馬總統執政四年期間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副總統說,這三年多來,他輔佐馬總統執政,從近距離觀察馬總統,發現他是位清廉自持、急公好義、有為有守及充滿執行力的領導者,中華民國的未來發展需要他繼續領導。
  包括「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副董事長高孔廉、臺企聯總會長郭山輝及榮譽總會長張漢文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