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12日
總統前往臺東訪視仁愛之家、赴天后宮祈福參拜、參加台東農特產品推銷活動並與農、漁、水利會幹部餐會座談
今天是中秋佳節,總統上午特別前往臺東仁愛之家探視高齡長者;隨後再赴台東市天后宮祈福參拜及參加台東農特產品推銷活動,並與農、漁、水利會幹部餐會座談,就農業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關懷臺東仁愛之家長者,特別致贈秋節禮盒與加菜金,並在致詞時表示,推崇臺東仁愛之家自民國49年成立以來,發揮愛心,提供對銀髮族的完善照護,是臺東了不起的愛心機構。
總統指出,臺灣已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銀髮族已達人口數的11%,日後還會愈來愈多,預估未來10年將增加到近20%,因此照顧老人的福利機構將更為需要;行政院今年已提出長期照護服務相關法律,未來需要運用非常多的社會資源,包括透過許多地區的機構及社區來共同努力因應。
對於設置老人照護社會福利機構,總統認為,如能採民間營運、政府補助的方式較能節省社會資源,因為照顧老人就是照顧自己,以此方式鼓勵民間發揮愛心,結合政府力量一起照顧需要被照顧的人。總統說,目前全臺老人安養機構共有1,065家,加上榮家及護理之家,計有1,400家,約有9萬4千位老人可獲得照護,其中中南部地區的入住率約75%;雖然仍有足夠床位,但鑑於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政府仍會將老人照護工作列為施政重點。
總統指出,為因應社會福利的需求,政府必須投注更多的資源給予協助與照護,例如明年政府編列超過4,000億元預算,占總預算比例21%,不論金額或比例,均為歷史新高,代表政府極為重視國內社會福利。同時政府也會改善護理人員的工時、待遇及工作量,讓更多的專業護理人員充分就業,一同參與醫療照護的工作。
總統強調,照顧弱勢是政府不變的政策,例如今年7月1日起,「社會救助法」將貧窮線從9,000多元提高至10,244元,每一縣市因實際狀況不同,提高並非一致,但平均不能少於10,244元,條件放寬後,使受惠人數從26萬增加至85萬人,而縮短貧富差距、所得分配等都是政府要繼續努力的目標。無論如何,人都會老,政府因此提出「健康老化」,也就是年紀雖高但很健康,以期能讓長者享有舒適與健康的老年生活。
總統也談到,人口問題不容小覷,一旦形成不利趨勢,要挽回就非常困難,臺灣地方雖小,但過去因為人數眾多,為臺灣的經濟建立繁榮基礎,倘若沒有足夠的人力,被迫由外地引進,將對臺灣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政府鼓勵國人多多生育,透過自己的努力增加人口,才是最好的辦法。
隨後,總統前往臺東市天后宮參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就消費券發放、降低米酒價格、減少詐騙電話、幼稚園5歲入學免學費、高職免學費及103年實施12年國教等政府施政努力方向與臺東鄉親問答互動,氣氛熱絡。
此外,總統在臺東市聖母健康農莊舉辦的臺東農特產品推廣活動致詞時表示,經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努力,我國農業產值與外銷金額愈來愈高,尤其我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出口大陸農產品已顯著增加,例如他上任前,我與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逆差是2億8千萬美元,去年已降至1億3千萬美元,今年預估仍會持續減少;另,我們石斑魚、秋刀魚、虱目魚等漁產品及金針、文心蘭等農產品的產銷情況也相當良好。
總統以民間石斑魚產銷情形及政府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等政策為例表示,政府非常重視農民生計,雖然農產品產值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比例不高,但農產品不能只從產值來看,而要從環保、生態及糧食安全等角度予以重視。總統也籲請國人多吃米食等農產品,讓農民朋友享受我國農業發展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