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09日
總統慰勉陸軍關渡指揮部裝步2營、空軍北部區域作戰管制中心及海軍司令部
在中秋節前夕,馬英九總統上午由總統府秘書長伍錦霖、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胡為真及國防部長高華柱陪同視導陸軍關渡指揮部裝步2營、空軍北部區域作戰管制中心及海軍司令部;中午則在大直營區聯合餐廳與海軍司令部官兵代表會餐,祝賀大家秋節愉快。
總統於會餐致詞時肯定國軍在南瑪都颱風來襲期間,秉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原則,在24小時前即撤出一萬多人,免於災損影響。此外,海軍忠和軍艦兩位士官第一時間奮勇跳入海中搶救溺水民眾;陸戰隊士官長徒手攀爬進入火場,為民眾解圍,以及陸戰隊66旅副營長陸敬武少校的父親過世,卻仍堅守崗位、從事救災,都讓民眾深感國軍不僅深精作戰、保國衛民,更能真正為人民服務。總統期許國軍弟兄續秉「為國效忠、為民服務」的態度,貫徹「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訓示,達到國軍最高的境界。
針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總統認為,經過3年來不斷努力,我們已將兩岸間的「衝突對立」變成「和解協商」,尤其為了因應區域整合及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政府必須採取應變、制變方案,才能走出臺灣過往外交與經濟被孤立的窘境,因此積極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首要工作就是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總統說,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2003年起亦是中華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加以兩岸僅相隔一百多海浬,事實上無可避免必須與大陸互動,但需有一套相關規範,亦即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同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則下推動兩岸和平與繁榮。
針對國軍的建軍備戰,總統指出,3年來政府已向美採購兩次高達125億美元的武器,比過去歷任總統任內為高,未來希望能採購F16C/D戰機,並提升現有的F16A/B戰機性能,因為倘我方無有效的國防武力,勢必會在推動兩岸交流時感到信心不足,因此我們需要足夠的實力維護國家的安全,才能改善對外關係。
然而,總統說,我們也服膺孫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戰略思想,與中國大陸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兩岸關係制度化」,亦即不論經貿、文化或其它交流愈是密切,制度化之後,任何想改變現狀的一方將付出極高昂代價,以藉此持續目前繁榮和平的交流。此外,中華民國必須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以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這些角色可大幅提升臺灣在世界舞台上的軟實力,讓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令人感動的國家。
總統以臺灣獲得各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為例指出,從過去民進黨政府時期的54國,到目前達到117國,預期今年內還會再增加,象徵國人各界的努力已受到國際社會肯定。至扮演「中華文化領航者」角色而言,總統強調,所有來過臺灣的大陸人士均認為臺灣是真正實踐中華文化最澈底的地方,因為我們保留了中華文化之美,同時發展出「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例如昨日來府與他會面的兩位漁業界達人即以在地食材開發出不同的美食吃法,甚至成功行銷國外,這是臺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民的創意所致。
總統最後表示,我們追求和平,但絕不畏戰,亦不求戰,保持一支「小而強、小而精、小而巧」的國軍,真正做到「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就能真正保護國人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