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4月06日
副總統接受民視專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受民視專訪,談「臺灣關係法」二十三週年。副總統強調,「臺灣關係法」實施二十三年以來,已有效維繫台海的穩定與我國國家的安全,並保障臺灣民主發展的成就,值得國人高度重視。
訪談開始,副總統首先回顧「臺灣關係法」制定的背景。副總統指出,美國的歷任總統如尼克森、福特等,皆希望能打破僵局與中國大陸建交,直到卡特總統上任,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九時宣布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北京建交。此舉引起美國國會的不滿,認為卡特總統未充分尊重國會,也出賣台灣,犧牲台灣權益,影響台海安全,所以就由友我之國會議員完成「臺灣關係法」的制定。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美國在與我國斷交的同時,復根據美國憲法制定「臺灣關係法」,讓「臺灣關係法」具有美國國內法的效果,這是破天荒、也是絕無僅有的事,值得國人高度的重視。
副總統認為,「臺灣關係法」的內容提及「維持及促進美國人民與臺灣之人民間廣泛、密切及友好的商務、文化及其他各種關係」、「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及安定符合美國的政治、安全及經濟利益」、「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之舉,是基於臺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此一期望」、「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臺灣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提供防禦性武器給臺灣人民」以及「本法律的任何條款不得違反美國對人權的關切,尤其是對臺灣地區一千八百萬名(現為二千三百萬)居民人權的關切」,再再顯示臺灣問題也是美國的利益,同時也是國際事務的一部分,而美國與北京建交的大前提是兩岸問題和平解決,不容許使用武力或是經濟制裁等非和平方式解決,並尊重臺灣人民意志的選擇;再者,連臺灣人權都在美國國內法保障之列,這也是臺灣民主之所以能夠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副總統希望美國朝野都能共同主張與北京所簽署的建交公報、上海公報以及八一七公報成為「歷史文件」,並全面落實「臺灣關係法」。
副總統也提出修改「臺灣關係法」的三點意見:
一、「臺灣關係法」偏重美國與臺灣雙方人民利益,即非官方的關係,現在應逐步邁向官方關係發展,可先局部更改為半官方或準官方的關係。
二、應更積極肯定、確認台灣係主權獨立國家,鼓勵並協助台灣重返國際社會。
三、走出「一個中國」政策的陰影。
副總統表示,美國布希總統上任以來對我國一直非常友好,也非常關切,而由七、八十位友我的美國國會議員在今天(臺灣時間)成立「臺灣連線」,也將進一步來研究兩岸之間的問題。副總統籲請大家,一同珍惜、把握此一良機,多多關心國家的尊嚴、國家的主權與國家的安全問題,並為此多說些話,多做些事。
副總統最後並再次期勉政府與國人同胞,勿再著眼於無謂的議題爭議,要努力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向全世界展現善意,發揮我們的柔性國力,將臺灣建設成為世界島,而且「兩岸絕對是可以雙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