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03日
總統出席「第64屆全國律師節慶祝大會」
  馬英九總統中午出席在台中市舉辦的「第64屆全國律師節慶祝大會」,強調司法正義不是奢侈品,而是人權的一部分,盼從司法風紀、效率及裁判品質三方面著手,提升司法水準,落實人權保障。
  總統在談到司法正義與基本人權的保障時表示,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從中央政府遷臺以來,臺灣已逐漸發展成一個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的社會。60年代美國有本著名的暢銷書「基甸的號角」(Gideon’s Trumpet)討論「偵查辯護」制度議題,民國69年他自美返台參與「國建會」活動時即提出建議呼籲修法建立此制度,當時得到台中律師公會的支持與肯定,讓他十分感動;而在經過長期努力後,我國終得以建立偵查辯護制度,進一步保障基本人權。
  總統說,人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第一是司法人員的風紀,絕不能貪瀆;第二是效率,能速審速結;第三就是公平正義的裁判品質。針對近來有數件爭議的判決案件,與人民的合理期待有所差距,總統也強調「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司法應更貼近人民對法律的情感,才能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積極推動包括施行「刑事妥速審判法」、修正「冤獄賠償法」內容並修正名稱為「刑事補償法」,以及今年7月6日公布「法官法」等司法改革,或許仍有不足之處,但卻是改革的起步,大家應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司法朝更好的方向邁進。
  對於最近司法院所推動的「人民觀審制」,總統表達支持,並舉美國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何姆斯(Oliver Holmes)曾說過「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是經驗」為例,認為觀審制的建立可以結合專業與民意,希望能儘快完成立法,實施後再來檢討改進空間。
  針對司法人員的風紀問題,總統強調「正人先正己,自清後人清」,法務部廉政署已於今年七月二十日正式運作,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責防杜公務員貪瀆的機關,主要任務就是「防貪重於肅貪」,以期建立清廉的政府。總統指出,「貪污」與「賄選」是雙胞胎,而「清廉」與國家競爭力是分不開的,在「國際透明組織」公布的「全球貪污指數印象」報告中,表現較佳的國家如芬蘭、新加坡等,也都是競爭力強的國家;該組織在1990年代開始進行調查時,中華民國是第25名,之後就每下愈況,最壞時是他接任總統時的第39名,經過3年的努力,現在已提升到第33名,未來要再持續努力,做到更好。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