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9月01日
總統接見100年度全國模範水利小組長代表暨各農田水利會會長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100年度全國模範水利小組長代表暨各農田水利會會長一行,除對訪賓義務幫助農民守護良田表達肯定與感謝之意,並說明政府增進農民福祉的作為與努力。
  總統表示,三年來,政府非常重視對農民的照顧,除持續發放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及管制830項大陸農產品進口,同時也積極推動植樹造林,預計在花蓮、屏東及嘉義設置平地森林園區,以期達到涵養水分、減少地層下陷及發展觀光娛樂的功能。此外,去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現已展現亮眼成果,包括今年1至7月農產品出口值約27億美元,較去年成長21%,其中外銷大陸的農產品出口值也較去年成長32.8%,達到3.74億美元;最重要的是,列入早收清單的石斑魚、秋刀魚、虱目魚、文心蘭及火龍果等18 個稅項農產品,其出口值已達到6,900多萬美元,成長高達2.6倍。
  總統指出,去年政府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計劃分10年編列新臺幣1千5百億元,建設4,000個農漁村社區,特別的是,該1千5百億元預算沒有每年要用完固定金額的壓力,至於撥款原則是由農漁村社區提出建設計畫,並接受完整的「培根訓練」後即可提出申請,這項政策將可有效提升農漁村的環境品質。
  總統也針對提高農民及農田水利建設的補助金額一事談到,行政院農委會發放「老年農民福利」、「農業發展基金貸款利息」、「稻穀保價收購」、「肥料補貼」及「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等各項補貼措施,從96年度的700多億元增加至今年度的800多億元,成長約9%,而「農田水利建設補助經費」也由31億元增加到46.9億元。總統說,雖然臺灣的農業產值不到GDP的2%,但農業的價值不能光看價格,而要以其對社會安定、環境保護及歷史感情的重要性來看,因此,政府一定會持續重視農業發展。
  總統表示,鑒於近來稻作生產成本增加,農委會已宣布自今年第一期稻作起,提高各項公糧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3元,同時從第二期、也是這個月開始,將稻穀保價收購改為「濕榖」收購,便利農民繳交公糧,並協助尚未設置烘乾設備業者進行烘乾作業;另為減輕農民繳交公糧負擔,無論農民以乾穀或濕穀繳交公糧,烘乾、包裝及堆疊等費用均每公斤補助2元。
  總統也鼓勵國人多吃米食,以減少休耕面積,進而提高我國糧食安全準備能力,將國內糧食自給自足率提高至40%,達到日本及韓國的標準。總統說,全世界目前已面臨糧食危機,掌握糧源業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首務,如果國人能多吃一口飯,就能復耕5千6百公頃的農田,因此,希望國人多加配合,幫助政府達成目標。
  總統表示,由於農業是看天吃飯,政府一定會做好防洪及灌溉工作,為農民創造良好的種植環境。總統也向訪賓說明,昨天他到屏東恆春、內埔及林邊勘查南瑪都颱風所造成的災情,因南瑪都颱風在屏東的累積雨量比莫拉克颱風高,造成多處淹水,所幸前政府編列8年800億元、後來又增加到1,000億元的治水預算已發揮些許成效,故此次淹水不論深度、面積及時間的程度均有減少。總統也談到,因屏東萬丹水圳固床工程攸關萬丹鄉及新園鄉1,600公頃的農田,行政院農委會將會儘快撥款協助改善,另針對1,200公尺水利設施損害部分,政府也會協助水利會儘速修復。  
  訪賓一行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武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