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8月19日
總統訪視外貿協會「國際企業經營班」暨出席彌勒大道峨嵋彌勒聖地山門落成開光大典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位於新竹市的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參訪由外貿協會所開辦的「國際企業經營班」上課情形,並與學員們共進午餐及座談。
在經濟部長施顏祥、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等陪同下,總統首先參訪培訓中心的環境設備及上課情形。總統表示,網路上九成以上資訊都是以英文表達,可見英語仍是世界主要語言,尤其,現在台灣與世界的聯繫愈來愈密切,希望年輕人在投入職場前能充實語言方面的能力。
對於近來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表現不如鄰近的韓國、中國大陸等,總統認為,關鍵在於同學沒有持續維持英語學習的習慣,才難以維持水準或更加精進;而經濟部辦理國企班這類的密集訓練課程已24年,成效卓著,未來可進一步結合各相關部會擴大辦理,達到培訓國際人才的目標。
午餐後,總統也以英文與學員們進行座談,學員提出包括如何因應美國近期的經濟衰退、如何培養國際視野,以及加強台日經貿關係等問題;總統也詢問學員在國企班上課的心得,以及對政府開放兩岸交流速度的看法,學員們反應熱烈,氣氛熱絡輕鬆。
稍早,總統出席新竹縣彌勒大道峨嵋彌勒聖地山門落成開光大典,為「大自然文化世界」山門暨「世界幸福鐘」揭幕,並祈求國泰民安、人人幸福、皆大歡喜。
儀式由上百名來自東南亞國家地區的青年朋友表演「世界一家」歌舞揭開序幕,現場活力四射。
總統致詞時說,「彌勒」的梵語原意是慈悲的「慈」,就是要超越國籍、族群、文化的藩籬,促進和平與和諧;而「世界幸福鐘」就是提醒我們要分分秒秒正向思考,「時間就是幸福」,幸福比金錢更為重要。
總統指出,台灣的宗教已發展出「入世化」、「企業化」、「志工化」及「國際化」四大特色,展現出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台灣在未來更要積極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的角色,讓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總統說,現在已有117個國家及地區給予我國人免簽證待遇,就是對我國家與國人的最佳肯定,未來希望能透過各種軟實力的發揮,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民國的不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