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8月15日
總統與「中華民國100年駐外使節會議」與會代表座談餐會
馬英九總統今晚期勉返國參加「100年駐外使節會議」的使節們,切勿因「活路外交」或「停止與中共的惡鬥」而鬆懈工作,仍須戮力以赴,讓中華民國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駐外使節會議已有15年未召開,這次召開的主要目的是要讓駐外使節瞭解國內發展情況,希望使節們利用回國的期間,多與各界及各地人士接觸,親身感受台灣目前與過去的不同。
總統指出,過去3年我國外交政策已有許多變革,97年8月4日他曾到外交部向部內同仁說明政府「活路外交」的理念,這3年來,政府不但逐步實現當初訂定的目標,也在兩岸邁向和平、繁榮過程中獲得許多實質收穫,例如從鞏固邦交國、恢復無邦交國高層互信、加強與重要區域性組織聯繫及國際組織通過許多友我決議,都是過去所不曾看到的。
總統說,台灣的經濟一定要走向更自由化與國際化,然而在國內許多方面尚未準備完善前,要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並非易事,因此使節們站在第一線,勢必要承擔許多政策未臻成熟的影響,有鑑於此,政府一定會盡力做好國內經濟結構及產業政策調整的工作,讓使節們在國際間能為台灣爭取更多商機。
總統以我衛生署長以部長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及我國加入「政府採購協定」為例強調,我已獲致多項具體外交成果,其中對民眾而言,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獲得117個國家與地區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待遇,許多必須經常出國的工商企業家或民眾,對我外交人員為他們帶來更大便利的表現與努力,都表達衷心的感謝。
總統表示,中華民國的外交工作一路走來非常辛苦,但我們不會因為兩岸關係改善而鬆懈,事實上不論在雙邊或多邊關係方面,都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具體而言,中華民國在國際上要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等角色,這些理念存在於我國憲法第141條,也是憲法基本國策對於國家外交的界定。總統說,因為我們與人為善,故有助於我們得道多助,這也是台灣累積軟實力的重要過程,譬如免簽待遇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國際間對我國與我國人民素質的肯定及對台灣的讚美,才有今天的成果。
總統指出,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駐外使節們仍須努力在國際間持續推動上述五個角色,切莫因「活路外交」或「停止與中共的惡鬥」而鬆懈,讓中華民國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今晚參與座談餐會的駐外使節由外交部長楊進添陪同,前來總統府與總統座談,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胡為真、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