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8月13日
總統出席「2011華嚴嘉年華暨齋僧國際文化節」及「全國客家義民文化祭」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在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林口體育館所舉辦的「2011華嚴嘉年華暨齋僧國際文化節」。
總統致詞時表示,宗教是安定人心的重要力量,台灣2,300萬人口中,估計約有超過1/4、550多萬名佛教徒,國人的思想、行為都深受佛教教義影響;許多佛教團體積極投入教育、醫療、文化與出版等志業,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社會生活,也協助許多弱勢民眾度過難關。
總統指出,我國的佛教團體不僅在國內「普渡眾生」,還延伸觸角至國外,在許多災害發生的現場提供協助與關懷,根據他的觀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二千年來,台灣的佛教完美結合中華文化,更在政府遷台後,展現出不同的特色,包括:第一、行動入世化,提供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第二、管理企業化,每年訂定目標,規劃策略,貫徹執行,許多比丘與比丘尼比起企業界的執行長毫不遜色;第三、志工化,擁有大量志工,不計報酬、時間,全心投入佛教志業;第四、國際化,在全世界設有據點,傳播「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第五、比丘及比丘尼數量多、素質高。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是宗教自由的國家,擁有信教、傳教與宣揚教義的自由,加上富裕的環境,使佛教在台灣得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總統也肯定今年的「華嚴齋僧大會」以「眷屬世間」為主題,倡導「真情」,佛法說「心淨國土淨,心平世界平」,改造人心與社會是一項大工程,期盼這些理念都能夠真正深入人心、改造社會。
稍後,總統出席在新竹縣新埔義民廟舉辦的「全國客家義民文化祭」時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各項客家政策,努力將台灣打造成為全球客家文化的中心。
總統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與新竹縣長邱鏡淳陪同參加開幕儀式,在抵達活動現場後,首先欣賞義民軍出征劇演出,並依古禮加入挑擔陣容,再進入義民廟內殿祭拜義民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總統全程以客語致詞表示,客家人尊敬義民爺的忠心義膽、保家衛國,義民爺精神就是客家精神,而傳承客家精神,就是要學習義民爺,做有用的客家子弟。
總統強調,他是客家人,不是客人,身為客家子弟,就任3年多來,當初競選的客家政見已逐一落實,包括:制定《客家基本法》;「客家事務預算倍增」提前在3年內達成;國家考試增加「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來的第一次;制定「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等。未來,政府仍將繼續努力推動各項客家政策,期盼所有鄉親與政府共同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