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8月02日
總統接見全國各級農會總幹事代表
針對國人關注的農糧及農產問題,馬英九總統今天重申,政府絕對會採取有效措施發展農業,並強化農會服務功能,提供農民充分的協助。
總統是在接見全國各級農會總幹事代表時,做以上表示。總統並對農會總幹事領導同仁服務農民,以及配合政府推動各項政策,表達肯定與感謝之意。
總統表示,台灣目前有302個農會,系統非常龐大,許多國家農業部門對我農會的設置極感興趣,甚至研究我農會的功能,以及在政府與農民間扮演的橋梁角色;此外,農會為農民朋友所提供的服務,包括農產運銷、推廣農業金融、農民教育及福利措施等,均深受農民高度肯定。
總統指出,過去一、兩年,我國農業因八八水災遭受嚴重影響,但在政府及農民同心協力下,已逐漸遠離困境,例如改善石斑魚養殖業環境、公糧收購等都是政府照顧農民朋友的具體措施。日前香蕉、芒果等農產品因價格或滯銷問題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在政府實地瞭解並提出因應之道後,已獲致顯著改善。而對於每年都會出現的價格或滯銷等問題,總統強調,他已責請行政院農委會研議以廢園調節供需等方式進行,避免相同問題再次發生;另亦指示農委會就9月底的二期稻作預作準備,提供農友們必要的協助。
此外,總統也指出,每個月6,000元的老農津貼,從84年到99年底,政府已經發放4,700多億元,對照顧108萬的老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有關農民子弟獎學金方面,從92年開辦迄今,也發放了124億元,共照顧181萬人,這些都是政府照顧農民的具體措施。
總統談到,為打造「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農業,政府積極推動多項重點施政,包括:一、「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在98年至101年四年間,投入242億元,運用基因選種及疫苗開發等新技術,希望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提高農業經營效率;二、推動「小地主大佃農」:今年目標為7,500公頃,目前已有5,700多公頃的農地進行該計畫,過去每一農戶約有農地面積一點多公頃,目前大佃農承租規模平均約八點多公頃,增加7倍,已逐漸呈現規模經濟;三、推動「農村再生」:採取「由下而上、計畫導向、社區自治、軟硬兼施」原則,政府除編列1,500億元預算,農委會也透過培根計畫進行人才訓練,期盼農村能夠轉型成功;四、與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期我們與中國大陸的農產品貿易有不小逆差,在ECFA實施前,96 年逆差為2.8 億美元, 99 年已減少至 1.3 億美元。
總統進一步指出,ECFA於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降稅後,以石斑魚為例,大陸關稅由10.5%降至5%,加上直航,使得石斑魚市場在上半年成長5.84倍;其它如秋刀魚外銷大陸的出口值成長7.73倍,甲魚蛋也成長40%,茶葉成長50%,可見ECFA效益非常顯著,對於這樣的機會我們應該好好加以利用,以逐步減少逆差。
總統最後表示,糧食安全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國際間也多次預測糧食問題未來將更形嚴重,因此農業絕對是我們必須投注心力的行業,即使我國的生產成本較國際市場行情高,為掌握糧源,我們仍要維持穩定生產並策進農業有更大發展。
訪賓一行20餘人上午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武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