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7月29日
副總統出席第11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頒獎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下午出席第11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頒獎典禮。副總統於會中特別強調,「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 (MOU)與「兩岸經濟協議」 (ECFA)生效後,將帶給國內金融業新的發展契機,並帶動對證券暨期貨人才的需求,期盼業界積極培育優秀人才,以提高產業競爭力。
副總統表示,證券暨期貨市場是我國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來源,因為它扮演了國民儲蓄及生產資金結合的樞紐角色,讓民眾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更幫助了台灣無數的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國際級企業。
副總統指出,隨著全球經濟重心逐漸移向亞洲,證券暨期貨市場重心也逐漸東移,依據「世界交易所協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統計,去年亞太地區資本市場規模成長最為快速,將近20%,達17.4兆美元,略低於美洲的22兆美元,並持續擴大超越歐洲市場的15.3兆美元。此外,在期貨方面,依據「期貨產業雜誌」(Futures Industry Magazine)統計,2009 年市占率最高的北美地區期貨交易,到了2010年已被亞太地區超越。
副總統說,證券暨期貨市場要能穩健發展,不僅要靠經濟活動來帶動,更有賴於政府主動規劃及設計制度,以及市場相關機構及從業人員的創新,將國際潮流引入市場和分享投資人。這幾年來,其他亞洲國家在這方面有很多積極的革新,例如:印度MCX交易所在2009年成立亞洲第一個「碳排放」交易所;新加坡SGX與澳洲ASX衍生性商品交易所合併;韓國KRX交易所自2001年起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指數選擇權交易所。
副總統認為,我國由於資通訊業產業鏈完整,具有發展為區域籌資平台的潛力,因此過去他在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及財經月報提出「發展我國成為高科技產業籌資平台」的構想,在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積極的推動下,目前已看到初步成效,據金管會資料,去年國內上市(櫃)公司新增掛牌家數有48家,外國企業則有19家,其中約有半數為高科技及創新產業。
包括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陳裕璋、選拔委員會主任委員薛琦董事長、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庸三董事長以及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吳壽山等人均出席是項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