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7月15日
總統出席100年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追思儀式
  今天是「解嚴紀念日」,總統下午由活動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董事長林政則陪同出席「100年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追思儀式」,再次代表政府表達誠摯歉意,並期勉國人共同記住歷史教訓,莫讓憾事再度發生。
  總統也親自頒發回復名譽證書予受難者及家屬代表,表達政府從不間斷的關心與撫慰。此外,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黃溫恭先生生前寫給家人的5封家書,總統也在今天的儀式中親手返還;在家屬代表淚眼接過家書時,總統感同身受,低頭傾聽家屬心聲,給予衷心的慰問與關懷。
  總統致詞表示,在我國解除戒嚴、回歸憲政後,平反戒嚴時期受難者與家屬的呼聲,成為全民共識;他在法務部長任內針對228事件研擬補償條例,行政院也提出道歉、認錯、建碑、訂定國定假日、恢復名譽及成立基金會以進行補償工作。至今10多年過去,在白色恐怖部分已審查9千多件案件,通過7千多人,補償190多億元;228事件部分則審查3千多件,同意2千多件,補償金額70多億元,乃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針對政府官員錯誤行為引致的悲劇,展開平反、認錯與道歉。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持續推動人權教育,簽署了聯合國兩項人權公約,即將在今年12月10日完成所有法規修正,以符合世界標準,同時建立景美及綠島人權園區,以及成立228事件國家紀念館,展出歷史文獻,種種作為均是期盼國人記取歷史教訓,切莫再犯同樣錯誤。
  針對返還黃溫恭醫師5封家書,總統進一步說明,黃醫師於1953年受難,其家書交待家人將遺體交予台大醫學院,然而56年後家屬方看到家書,但黃夫人已因老病而無法閱讀,令人相當遺憾。總統指出,國家檔案局收有包括228事件及白色恐怖等共計2百多萬頁文件,需要相當人力與物力整理,但希望行政院訂定計畫、編列預算,一步步施行;總統語重心長地表示,這些家書,對政府來說或許是一頁文件,但對家屬而言是幾十年的思念與感情,政府務必要將心比心,真正做到設身處地,儘快將相關日記與手札返還。
  總統表示,政府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讓台海出現和平曙光,目地就是讓世世代代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生活在和平與繁榮的環境中,永遠不要兵戎相見,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兩岸人民在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條件下快樂地生活。總統認為,人權發展在台灣已達到相當水準,但中國大陸仍有努力的空間;每年的六四事件他都會發表談話,當大陸逮補或拘禁異議人士,他也會表達關切,這不是在炫耀台灣的民主成就,而是人類基本的關懷。
  總統以德國為彌補當年迫害猶太人,除實施長期社會教育,甚至發明了長達25個字母的字為例,說明其涵義為「面對歷史、痛定思痛、認錯道歉、重新開始」,讓德國從強烈的愧疚感中回復正常;同樣地,我國正朝同一方向努力,希望政府與國人繼續共同推動,完成未竟志業,預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