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4月17日
總統接見九十一年神農獎得獎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九十一年神農獎(傑出農民、傑出婦女)得獎人,肯定並感謝他們為台灣農業所做的付出與貢獻。
總統強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勢必對我們的農業產生衝擊與影響,但是有競爭、有壓力,會讓我們更加積極努力,不會自滿、不會怠惰。我們從台灣農民的身上,看到台灣之子「從無到有,從下到上,在有限、惡劣的環境中開創無限可能」的精神,以台灣人的努力與智慧,面對任何挑戰都不會輸,也都能加以克服,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成功。
總統進一步指出,雖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讓台灣市場對外開放,但世界市場同時也對我們開放,換句話說,有更多的機會向我們招手,請農民們不要害怕,政府一定會協助、支持大家。
總統致詞內容為:
歡迎大家來到總統府,今天在這裡見到大家,感到特別高興與親切。首先恭喜各位農民朋友當選今年「神農獎」傑出農民及傑出婦女,各位在農業上傑出的成就以及對社會的卓越貢獻,阿扁要代表政府與全國民眾,向大家表達十二萬分的敬意與謝忱。
去年的這個時候,阿扁也是在總統府接見咱神農獎的傑出農民朋友,今年神農獎正好滿二十年。神農獎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台灣省主席任內創設的,二十年來,神農獎在鼓勵農民創新、發展農業、建設農村,以及提昇農民地位上,成果顯著,可以說是咱農業界的最高榮譽,也已成為農民朋友努力耕耘、奮鬥的目標。
阿扁從今年得獎朋友資料中發現,這次傑出的男性農民與女性農民,有七十歲的年長者仍堅守農業崗位,也有年紀僅二十八歲,就已在農業事業發展上獲得令人激賞的成績。阿扁認為,得獎的各位,正代表著台灣農業的生生不息與代代薪傳。
同時,在各位得獎的成就上,不論是技術的革新、經濟規模的擴大、產銷聯盟的組訓、社區與地方產業的規劃、休閒農業的推廣,或是從九二一震災中重新站起來,阿扁深深感受到台灣農業與農村因應環境變化時那種永續發展的強生命力,阿扁要說:「台灣,咱農民朋友,恁有夠打拚!」
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曾扮演充裕民生、扶植工業的重要角色,為台灣的安定繁榮奠定根基。近年來,隨著整體環境的變遷,我國農業也面臨轉型關鍵,尤其今年初我國已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業勢將面臨來自國際上更激烈的競爭與挑戰,政府也為此規劃了相關的因應措施,以及未來台灣農業發展的新願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有三個多月了,阿扁在此也希望農委會等相關單位,適時對相關因應措施進行評估與檢討,進而積極開拓農業發展的前景。
阿扁認為,台灣農業未來的發展,除糧食供應的「生產性」角色外,提昇生活品質的「休閒性」與維護自然環境的「生態性」角色,宜多發揮。換言之,未來台灣的農業必須朝企業化、科技化、休閒化與生態化等方向轉型發展,才能使台灣的農業切切實實成為「永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今天在各位得獎的事蹟上,咱也已經看到了這個發展方向的初步成果!
阿扁出身佃農之家,父母過去為子女、為生活,辛苦流汗,至今歷歷在目,所以阿扁能深刻體會咱農民的辛苦打拚與偉大貢獻。今日阿扁有機會對社會付出一些心力,阿扁對父母心存著感恩;同樣地,台灣經濟的發展,過去因有農業的支撐與農民的貢獻而創造奇蹟,未來也需要農業與農民的繼續打拚,共同攜手打造「綠色台灣」。俗語說:「吃水果,拜樹頭」,阿扁與所有台灣人民,對咱所有農民朋友也是心存感恩!
九十一年神農獎傑出農民得主顏志輝、羅連興、林朕古、游輝真、林廷文、黃添進、黃正雄、洪清池、楊招信、簡清樂、蔡順得、張洲府、鐘漢、蔡坤富、劉揮評、林滿洲、鄧文雄、唐阿宗、吳永田、郭昭安、張椿松、蕭貴昇、曾清朗、黃家和;傑出婦女得主郭春美、田金月、楊淑惠、黃玫玲、林彭秋菊、施宜芳、曾釗芬、邱雅辰、謝蕭玉娥、吳鄭惠茲、林秀蘭、莊陳日等一行三十多人,上午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范振宗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