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4月18日
副總統參加「第十七屆全國技術暨職業教育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今天南下屏東,參加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舉行的「第十七屆全國技術暨職業教育研討會」,並針對研討會主題「邁入WTO新紀元 迎接技職新挑戰」發表專題演說。
  副總統表示,相對於過去強調的主權至上,全球化將使主權觀念逐漸淡化,我們對時空的概念,也要有全新的思考,才能與全球接軌。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國於今年一月一日加入有經濟聯合國之稱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一項全新的里程碑,WTO對台灣有兩層意義,一層是WIDEN TAIWAN OUTLOOK,另一層是「OPEN TAIWAN WINDOW」(OTW),為台灣打開了通往全球的視野,也歡迎世界進到台灣,我們只要掌握此一雙向的旋轉門,就可以瞭解台灣在新世紀的責任所在。
  就教育領域而言,副總統說,我們已承諾要開放准許外國人來台設立高等學校、跨國性遠距教學、准許外國人來台設立補習班、及從事留學仲介服務,這些措施,雖然對我們有衝擊,但也帶來機會,我們要以「世界島」來看台灣未來發展的走向。
  副總統強調,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是全球化絕不是中國化,一味中國化而把前往中國大陸發展視為終點站,歷史告訴我們,如果不能回饋台灣,將會讓台灣停留在過去的階段,不出十年,台灣將成為第二個澎湖島,她並以前往大陸留學的例子表示,當愈多學子選擇無語言障礙的中國大陸求學,認為學業容易達成而不思學問是否充實時,她要懷疑,這究竟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沈淪。
  副總統也提醒與會學者專家指出,中國大陸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將遭遇重大的挑戰,內部有許多問題,而我們不能僅以上海浦東來看中國大陸,相對的,以台灣所具有的優質條件與潛力,我們有條件成為全球運籌管理的重鎮。
  副總統並就技職教育方面提出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人文與科技並重:沒有人文素養的科學發展是怪獸、是武器、是對人類的浩劫。
  -本土與國際要雙軌進行:在國際化的同時也要本地化。
  -傳承與創新兼顧。
  -要大我、小我齊修,否則會因個人小我危害社會大我的利益。
  -兩性要平等共和,要互相尊重。
  此外,為配合全球化,副總統也提出三個e化做為全民運動,來與從事技職教育的老師們共勉。第一要電子化,透過學校推廣教育,擴大人民e化的範圍;第二要英語化,在全球三分之一人口說英語的情況下,全民說英語是台灣成為世界島重要條件;第三要輸出化,透過與友邦國家的合作,協助我國農、林、漁、牧、民生等傳統產業前往中南美洲投資,以達到我國與友邦國家雙贏的目標。
  結束研討會的行程後,副總統並前往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家畜廢棄物管理中心參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