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台北榮民總醫院與該院醫療人員座談,除說明政府在醫療照護、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及處理塑化劑事件等方面的政策,並與該院醫護人員進行意見交流。
總統首先肯定榮總成立50餘年來,不僅是榮民的總醫院,也是全民的總醫院,在醫療、公衛等領域皆具領導地位。總統表示,昨日行政院衛生署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腫瘤仍位列第一,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自殺從第9名降至第11名,如民國96年時,自殺死亡的人數為4,406人,去年則降至3,889人,根據專家的分析,經濟情況好轉、失業率下降應是自殺人數下降的主因。
針對近日塑化劑事件引發國人高度關注,總統說,衛生署此次的處理情形可謂「中規中矩、可圈可點」,雖然有人覺得宣布時機過晚,但衛生署在部署妥適後再行宣布,讓國人不至於過度恐慌,截至目前為止,稽查廠商家數超過1萬7千家、下架產品逾2萬3千品項,這在我國食品安全史上是空前的行動。
總統強調,對於任何貪瀆、醜聞或弊案,機關首長皆應秉持「主動發掘、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的原則,而此次衛生署的處理即符合此一原則;此外,「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已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將加重違規行為的罰責,地檢署並已起訴相關廠商負責人。總統說,本案對於「台灣製造」的國際聲譽確有影響,目前我們已通報16個國家(地區)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讓相關國家掌握情況;面對此一不幸事件,政府秉持公開透明的處理態度,快速、積極處理,「不怕家醜外揚」。
總統談到,我國的醫療體系是中央與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最高的項目,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健保涵蓋率高達99.4%,備受國際肯定。此外,我國醫療衛生也越來越國際化,自2009年以觀察員身分重返「世界衛生大會」(WHA)之後,逐步打開僵局,包括在名稱上,從「中國台灣」變成「中華台北」;在身分上,從個別的專家變成國際組織正式的觀察員;在層級上,則從司、處長級提高到部長級;參加會議也從技術性的會議提升至大會,期盼國人都能珍惜此一得來不易的成果。
有關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內部文件矮化我國稱呼一事,總統指出,衛生署邱署長已提出嚴正抗議,美國衛生部長賽比留斯並親自召開記者會強調,沒有一個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可以片面決定台灣的地位;此外,「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塔諾克(Charles Tannock)今年5月率團訪台,他特別請塔諾克主席協助我在「世界衛生組織」正名為「中華台北」,塔諾克主席返歐後,果然於6月14日與20位歐洲議會議員聯名致函「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陳馮富珍,認為此舉不僅傷害「世界衛生組織」的可信賴度,也傷害她本人的公正性及誠信;國際友人相繼為台灣發聲,也代表我們「得道多助」。
對於醫事人員執業環境所遭遇的問題,總統表示,政府將從「工時」、「工作量」及「待遇」等三方面著手,尤其近日傳出醫護人員疑似過勞死案例,負責照顧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本身的健康卻亮起紅燈,這是極嚴重的警訊,政府將採行各項措施,盼能逐步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總統也提醒在場的醫護人員於忙碌的工作之餘,記得抽出時間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以保持身體健康。
稍早,總統也偕同行政院退輔會曾金陵主委、衛生署邱文達署長及台北榮總林芳郁院長等人,為該院「珍愛婦女:乳癌無縫服務」中心揭牌,對於榮總率先推出癌症病人「One Stop Service」(一站式)及「Seamless Service」(無縫式)的醫療服務,從乳癌患者的就診、檢查、診斷、治療到治療後5年追蹤期,進行一貫服務,讓患者除了節省時間,還可以獲得更周全的照護,表達肯定與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