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6月07日
總統參加與青年有約-築夢講座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台中靜宜大學參加「總統與青年有約-築夢講座」,以「超越自我 勇敢築夢」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期勉年輕人築夢時,要先確定態度並充實知識,也要精進自我能力以逐步實現夢想。
  總統表示,當人有夢想時,就會朝完成夢想的目標努力往前邁進,雖然有些夢想可能與現實生活差距很大,但年輕人築夢時,首先要確定態度,其次是充實知識,第三則要精進能力;我們常聽到「人的態度決定高度」,有了態度才會知道要充實哪種知識,精進何種能力,讓夢想不致成為空想,夢想要由自己選擇並做決定,他人只能從旁建議。總統也以企業家嚴長壽及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為例,說明他們是如何逐步實現夢想來期勉同學。
  總統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著有《海邊的卡夫卡》一書,其中引用愛爾蘭詩人葉慈的一句話-「責任來自夢想」,也就是說實現夢想必須要以責任做為基礎;部分家長擔心學生整天做夢、不切實際,但實際上會做夢的小孩如果在態度上能夠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反而是正面的事情。
  總統認為,不能將夢想放在腦海中閒置,夢想是要去追求的,只有追求夢想才能帶來力量及光彩。總統也提到有人問他年輕時的夢想是什麼?他說,他大學畢業時還是戒嚴時期,當時為了保衛釣魚台走上街頭、為了退出聯合國上街抗議,年輕時所想到的是國家、主權、尊嚴、榮譽與富強康樂;又有人問他現在的想法改變了嗎?總統回答「沒有」,他當初赴美唸書就讀名校,並非他的夢想,而是實現夢想的手段;回到台灣擔任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秘書,期間所習得的英文與國際知識,也是追求夢想的手段,讓他有機會學習並參與決策,例如解除戒嚴與開放探親,都曾以秘書身分表達意見,後來看到政策實踐,內心充滿感動。此外,有關政府推動中央民意代表退職,則是大四時寫作文章的題目, 能在18年之後親手推動,這就是夢想的逐步實現,總統說,為國家的民主法治盡一份心力就是他當年的夢想,而他現在仍持續這個夢想。
  總統指出,人一旦有夢想,就要建立態度、知識與能力並逐步往前邁進;例如他現在的夢想,就是希望能有「和平的台灣、和平的台海」,不要將精力浪費在兩岸的對立與鬥爭,讓我們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的爭端;其次要有正義的台灣,要實現「世代正義」,留給年輕人一個能充分發展的環境;再者要實現「環境正義」,讓經濟開發不要超過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另外是實現「社會正義」,要縮小或減緩貧富差距,讓弱勢者獲得保障,而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國人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及包容的核心價值,讓世人瞭解台灣除「美景」、「美食」外,更重要的還有「美德」,希望國人和他一同來圓夢,共同打造一個「和平、正義、多元及繁榮」的台灣。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