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6月01日
總統主持空軍中將劉震武晉任空軍二級上將授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在總統府主持空軍中將劉震武晉任空軍二級上將之授階典禮。
  總統首先布達晉任命令並為劉震武將軍授階,總統府秘書長伍錦霖、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及國防部長高華柱等均在場觀禮。
  總統致詞時肯定劉震武中將任職空軍司令部副司令期間,督導空軍建軍規劃、戰備演訓與軍紀維護等工作,認真負責,績效卓著,特予拔擢晉任二級上將,並調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總統也期勉劉將軍,隨著職務與階級的提升,代表所承擔的責任愈為加重,要在新職上繼續盡心盡力為國貢獻心力。
  總統指出,國軍是國家安全與民主發展穩定最重要的基石,經過過去3年政府與人民的合力打拚,已在主權與和平、人權與公義、環境正義與經濟發展等方面獲得具體成效,因此人民應該更有自信,同時也要體認改革已經發生,改革不能中斷,更不能走回頭路,必須在現有的方向繼續往前邁進。
  總統說,中華民國的國防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60多年來台海兩岸隔海分治,過去雙方衝突對立,現在則已改變這種「零和遊戲」;為了避免台灣在國際上被孤立進而引發被邊緣化的危機,政府3年前上任後即著手改善兩岸關係,並以三道防線維護國家安全。
  總總認為,第一道防線是將兩岸關係制度化。兩岸3年來已簽署15項協議、達成1項共識,將台灣海峽從原來可能是烽火連天的戰場逐漸轉變為交流的大道,讓和平出現曙光;透過兩岸關係的制度化將使雙方訴諸武力的機會大為減少,因為這將讓任何想用非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或改變現況的一方,對所要付出的代價望之卻步,此即孫子兵法所稱「上兵伐謀」的做法。
  其次,台灣必須透過經濟與外交,使國際社會瞭解台灣的國力與軟實力。台灣不僅是和平的締造者,更是人道援助的提供者,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的天災地變,台灣的救援隊伍幾乎無役不與,充分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情操,最近對日本震災、海嘯及核災所提供的援助更是空前紀錄,不僅讓日本感受到台灣的情誼,更使台日兩國關係進入新的階段,因此經濟與外交在人道援助與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展現的力量,又使國家安全獲得更進一步的保障。
  最後一道防線則是透過外交與國防的結合,廣結奧援,使國家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目前我國只有23個邦交國,但給予我國人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與地區達到114個,這也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的成就。
  針對中共迄今未放棄以武力解決台海問題,總統強調,國軍建軍備戰的工作,仍不能有所鬆懈或任何不符實際的假設,應將「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列為國家戰略最高原則,建構一個「小而強、小而精、小而巧」的國防武力,我們不會與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但一定要掌握關鍵嚇阻力量,讓台海保持和平狀態,相信國軍有能力、也有決心達成此一目標。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