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5月13日
總統接見台灣新住民代表及眷屬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台灣新住民代表及眷屬,期盼新住民朋友們能儘快融入台灣社會,一起為台灣打拚。
總統表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在過去數百年間,有許多批移民陸續來到台灣,近數十年中,最大一次移民是在民國38年大陸淪陷時發生,人數約200萬人;最近20年,許多來自東南亞、大陸的新移民配偶則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一環,這部分計有約44萬名,其中大陸配偶約占30萬人,使台灣的社會更加多元化。
總統指出,新移民來到台灣後,語言是首要面臨的問題,因此政府對新移民提出一系列照顧計畫,包括語言學習、生活技能訓練到社區融入等,同時新移民住所不一定在都會地區,也有在偏鄉地方,故政府相關服務及輔導的觸角應延伸得更遠;然因政府資源畢竟有限,新移民本身因此組成社團相互協助並爭取權益,在自由社會中乃非常正常。
總統表示,政府在民國97年11月修正發布「國籍法施行細則」等相關法規,除取消外籍配偶申請歸化或定居須提42萬元「財力證明」規定外,同時以每年籌措3億元、10年30億元設置「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照顧嫁來台灣的配偶,另也訂定「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其中包括醫療優生保健、保障就業權益、提昇教育文化、協助子女教養及人身安全保護等。
總統認為,在中華民族歷史中,「移民」是很普遍的,例如黃氏宗親會祖訓「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證明民族遷徙在歷史上是正常現象,也因為這樣,而促進許多文化交流與新發展。總統說,希望新移民能儘快融入台灣社會,大家一起為台灣打拚,只要能理念相同,為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共同奮鬥,政府都非常歡迎新移民的加入。
台灣新住民代表及眷屬上午由內政部政務次長簡太郎、教育部次長吳財順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策顧問紀政及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寶貴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