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4月22日
副總統應邀參加國際迎新會二○○二年年會,並致詞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應邀參加國際迎新會(Welcome Clubs International)二○○二年年會,除歡迎與會各國代表外,並祝賀大會順利成功。
國際迎新會是一個協助外國人士-特別是外交官眷屬-融入當地社會的組織,其設立宗旨在為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提供社區性服務,並加強友誼與瞭解,第一個團體於一九五九年在美國華府成立,多年來並已在全球各大都會成立了十八個分會,兩年一次的會議今年在台北舉行。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介紹台灣的歷史,她表示,台灣是一個小島,資源有限,但絲毫未減發展成為世界之珠的潛力,然而過去五十年來,台灣人民卻始終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威脅下,近幾年,中共更在台灣海峽對岸部署飛彈,嚴重影響台灣的安全。
副總統指出,面對中共的壓力,台灣人民並不屈服,自一九六○年起,台灣讓全世界見證了這個貧窮而孤立的小島,已發展成為繁榮而富活力的經濟力,目前台灣是全球第十四大貿易國,並在高科技方面維持領先地位,其中有十五項積體電路產品產量逾世界市場的半數,若以個人購買力為基準計算,平均國民所得接近兩萬美元。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除了經濟奇蹟外,我國也締造了政治奇蹟。四十年戒嚴及威權統治結束後,開始了民主的進程,陳總統與她並於公元二○○○年代表民主進步黨贏得總統大選,不僅鞏固了民主發展,也象徵人民力量及民主價值的勝利,台灣已成功地向世人顯示,長達半世紀的一黨統治已告終結,並開啟了中國歷史多黨民主制度的新頁。
副總統並指出,台灣人民並未忘記處在困頓時期時來自外國的善意,我們更願意與那些需要幫助的國家分享發展經驗。當印度、薩爾瓦多及阿富汗受地震侵襲,她迅速發起賑災活動,提供救濟物資給災民,我國一些人道組織,如慈濟功德會,也立即進行海外救援,我國的協助已使台灣贏得世界上最富慈善國度之一的美譽。
副總統並說,台灣懂得推己及人,現在正是回饋國際社會、與需要幫助國家分享財富及經驗的時刻,經過數十年的貧窮與威權統治,台灣也成功地發展了柔性國力-人權、民主、和平、愛心與高科技-相較於剛性國力是植基於剝削性的物質主義與攻擊性的軍國主義,以及忽視人性價值與誤導國家走向過度中央集權甚至軍事霸權,是攻擊和毀滅性的,柔性國力則以慈悲及智慧來對抗腐敗、貧窮與不義,它是建設性及慷慨的。
副總統進一步說,柔性國力引導她反抗家父長主義並啟動了台灣第一代婦女運動,也給她勇氣度過黑牢的困難歲月,柔性國力的中心意義是,當與他人分享得愈多,自己的獲益也愈多,而人類的未來也會更美好的,柔性國力雖柔軟、但有力。
副總統並認為,今年會議主題「我們關心」也與柔性國力相符,「國際迎新會」關心那些剛抵異地人士的生活及發展;她說,由於台灣多數居民是外來移民,我們一向有照顧新來者的傳統,以協助他們適應新的環境。面對四十五萬外國公民在台工作及就業,我們的好客與友誼也將比以往更為重要。外國友人對台灣經濟有實質貢獻,並使台灣成為多元文化社會,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也在台灣彼此和平地相處。
致詞最後,副總統並希望與會賓客能多體會台灣人民的好客與友誼,品嚐台灣傳統文化,並用心去感覺柔性國力在台灣的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