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0年03月29日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100年「中樞紀念革命先烈暨春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向先烈致敬 三二九感恩獻花」
中華民國100年「中樞紀念革命先烈暨春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上午10時正在台北市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隆重舉行,馬英九總統親臨主祭,蕭萬長副總統、立法院長王金平、司法院長賴浩敏、考試院長關中、監察院長王建煊及行政院副院長陳冲陪祭。
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伍錦霖陪同在崇戎樂聲中抵達忠烈祠。典禮開始,鐘鼓齊鳴,主祭、陪祭、與祭人員就位,奏國歌,隨後總統向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上香、獻花;在恭讀祭文後,總統率同陪祭、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典禮結束後,總統向烈士遺族代表慰問致意。
隨後,總統與全體與祭人員前往忠烈祠廣場參與「向先烈致敬 三二九感恩獻花」活動。總統致詞時表示,100年前的3月是我國命運改變的關鍵時刻,國父孫中山先生所發起的第十次革命行動—「三二九黃花岡之役」雖然失敗,但發揮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作用,國父在《黃花岡烈士事略》中對此次革命行動給予「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的高度評價,意謂沒有「三二九黃花岡之役」,就沒有「辛亥革命」。
總統強調,台灣人在創建民國的過程中沒有缺席。早在國父籌備「惠州革命」時,霧峰林家的林祖密先生便允諾協助籌備費用;「三二九黃花岡之役」中,板橋林家的林薇閣先生捐助3千日圓,幫助19位留日學生從日本坐船到廣州參加革命;苗栗人羅福星先生及台南人許贊元先生也都參與行動,顯示台灣人不但出錢也出力。其中羅福星先生後來因為參加抗日行動遭日人逮捕處決,臨刑前,他寫了絕筆書:「不死於家,永為子孫紀念;而死於台灣,永為台民紀念耳!」羅福星烈士將對家人之愛轉化為對國家民族之愛,令人動容、敬佩。
總統說,從革命開國、抗戰到戡亂時期,100年來,許許多多烈士為國家民族奉獻生命,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的烈士至少達39萬人,而正因為他們犧牲生命、奉獻青春,才有我們今天的安居樂業。懷念烈士之餘,更重要的是傳遞其精神,以兩天前舉辦的「100年青舵獎表揚大會」為例,我們在接受表揚的傑出青年身上看到「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及包容」等台灣6項核心價值,這些價值傳承了100年前烈士的精神,是支持我國艱苦奮鬥最重要的道德力量。
總統表示,他在今年元旦提出「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百年和平」4項期許,我國開國100年來,經歷無數艱難險阻,但已否極泰來、漸入佳境,希望全體國人在第二個、第三個100年或第無數個100年中,都能秉持我國核心價值向前邁進,發揚先烈的精神,使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隨後,總統聆聽陸皓東烈士孫女陸淑貞、莫那魯道烈士曾外孫張進昌、王敏川烈士孫子王崇文及王生明烈士之子王應文等烈士遺族致詞,並和與會全體官員、遺族代表及民眾一同起立追思100秒,感念先烈先賢的貢獻。